高考语文十大考点_高考语文考点细目表
1.成人高考语文考什么?
2.高考语文共有多少考点
3.高考语文常见的九大经典问题整理
4.高考文学常识考点是什么意思
5.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
作为古代文化的瑰宝,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的特点,历年的高考都把它列为必考内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之成语篇
1.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4.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5.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6.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7.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8.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9.物华天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10.人杰地灵: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11.胜友如云: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12.高朋满座: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13.腾蛟起凤: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14.钟鸣鼎食: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15.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16.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7.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8.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9.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20.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21.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22.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23.涸辙之鲋:涸:水乾,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25.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26.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27.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9.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30.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31.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34.茕茕孓立:孤独无依的样子。
35.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36.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7.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38.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39.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40.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41.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42.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43.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44.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5.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46.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47.流毒无穷: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
成人高考语文考什么?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而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对于那些摸不到规律的童鞋有福喽,下面这10大规律,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典型十大规律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逝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逝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适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
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
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
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有哪些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答题技巧: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回答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高考语文共有多少考点
(一)、选择题:40分10题约25%
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成语(1-3题)。
2、理解运用:病句、修辞、搭配(排序)(4-6题)。
3、快速阅读:科技说明文(7-10题)(快速有效的选择文中正确信息)。
(二)、阅读题:50分9-10题
1、现代文阅读:
以散文、议论文、科技说明文为主(25分11-14题)。
2、文言文阅读:多出自四书五经,至多不出24史(16分15-17题)。
3、诗词鉴赏:唐诗宋词居多(9分18-19题)。
(三)、作文题:60分
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
2、根据试题要求,写作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图画作文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高考语文常见的九大经典问题整理
全国新课标的考点如下:
一,论述类文全阅读:三道选择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传记类)共19分。
2古代诗歌鉴赏(11分)
3诗文默写(6分)
三,文学类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做。25分
四语文表达题,共20分。其中成语,语病,衔接题各一题,为选择题。其它客观题两道,11分
五,作文。为新材料作文(60分)
高考文学常识考点是什么意思
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虽然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高考语文常见的九大经典问题,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考语文常见的九大经典问题
病句类题目须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得高分?
从小就接触汉语,对于汉语的 句子 非常熟悉,这就使得我们对汉语有着较强的语感,这是我们辨析语病的优势。做题时,首先通读句子,借助于语感初步判断,然后再根据语法或逻辑知识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准确答案。考生判断不准是因为只是跟着感觉走,忽视了用语法或逻辑去检验。
压缩语段主要有哪几种考查形式?
压缩语段主要包括4种考查形式:
(1)给新闻拟写标题、导语,或将一段新闻稿压缩为一句话新闻;
(2)给概念下定义;
(3)概括文段的基本内容、主旨;
(4)用简洁的话将图表内容表述出来。
扩展语句有哪些种类?
扩展语句可分为以下几种:单句的扩展;复句的扩展;综合扩展,这类扩展可以是由单句到单句,也可以是由单句到复句,总之是使句子生动形象、丰满具体起来;语段的扩展,给定一个话题或提供一个情境,让考生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从而使话题或情境明确、具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仿用句式题极具开放性,命题极为灵活,命题形式都有哪几种?
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 造句 子。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所考查的题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嵌入式。要求仿写的内容镶嵌在语段当中,既有上文的语境,又有下文的语境。
(2)续写式。要求仿写的句子是在给定了上文语境的基础上,承接上文语句的续写,在内容上具有连贯性。
(3)话题式。除给定例句外,还给定几个话题。
(4)限定式。给定例句,并附加其他限定,譬如以为开头等。
(5)自由式。给定例句,在选材和立意上充分自由。
(6) 对联 式。给定上联或下联,要求写出下联或上联。
考纲中规定的常见修辞 方法 共有7-9种,非常具体,我们没有疑问,可是对于其命题特点却不清楚。
命题主要有3个特点:
(1)考查运用能力。不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认,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2)选材具有时代气息。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往往涉及社会 热点 问题。
(3)考查具有综合性。高考考修辞,往往与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得体等结合起来考查,即使是单纯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查。
默写名句名篇这一知识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另外,如果题干中要求“只做两小题”,就要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没有生僻难写字、易错字的两题作答,否则阅卷时只按答出的前两题计分,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填写要求。
文言实词在高考试卷中一般采用哪种形式进行考查?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十分灵活,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安排在第Ⅰ卷中。考查的方式主要有:
(1)选出4个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2)比较4个选项中相同词的意义,选出与题干例句中此实词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3)题干例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属于某种语法现象(如偏义复词、词类活用),要求从选项中找出与这一现象符合的项;
(4)与现代汉语比较,找出加点的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5)通过翻译句子题来考查对关键实词的理解等。
复习文言虚词这一知识点时应该采用哪些方法?
复习文言虚词时,要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句,熟练掌握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特别应对使用频率高而常见意义和用法又较多的虚词进行重点的系统的复习。根据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向教材靠近的走向,考生必须熟悉教材中出现的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善于将这些虚词与试题中的同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和辨别。同时,考生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根据语境来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高考对“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的考查有哪些基本要求?
该考点难度较大。“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筛选与题干相关的语句。此考点的核心是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准确理解。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符合题目要求,代表某些特定含意的文言词语、 短语 、句子。筛选并整合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读通文言材料。
高考语文常见的九大经典问题整理相关 文章 :
★ 2020高考语文常见的九大经典问题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
1.文学常识是指什么
文学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关于文学方面的一些常识。
文学常识的范围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高考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号也叫别号或别字。
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20岁)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
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 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五柳先生--晋 陶渊明青莲居士--唐 李白香山居士--唐 白居易东坡居士--宋 苏轼六一居士--宋 欧阳修幽栖居士--宋 朱淑贞九华山人--唐 杜荀鹤半山老人--宋 王安石山谷道人--宋 黄庭坚淮海居士--宋 秦观白石道人--宋 姜夔石湖居士--宋 范成大后山居士--宋 陈师道易安居士--宋 李清照 *** 居士--宋 周邦彦青藤居士--明 徐渭(杂剧家)衡山居士--明 文征明六如居士--明 唐寅温陵居士--明 李贽柳泉居士--清 蒲松龄 古书第一部00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002 第一部词典《尔雅》。006 第一部诗集《诗经》。
007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00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009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010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011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0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013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014 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015 第一部兵书《孙子》。018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019 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020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021 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025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
026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031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032 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034 第一部教育史专著《学记》。
035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036 第一部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
037 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038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039 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古书合称001 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002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003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004 四梦: 南柯记 还魂记 紫钗记 邯郸记005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006 十三经:易 书 诗 周礼 仪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古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晋朝时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中 国 文 学一先秦 孔 子(名丘,字仲尼。)
《论语》 孔子是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曹刿论战》 《肴之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 轲(名畸,字子舆。儒学大师。)
《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 周(道学大师) 《庖丁解牛》 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涉江》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涉江》是“九章”一。 荀 子(名况) 《劝学》 《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 子(名寇,又名御寇。) 《愚公移山》 韩 非(法家学派的代表。)
《五囊》 《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策》(作者无法考证。现传本经西汉刘向整理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二两汉 贾 谊(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
《过秦论》 《论积贮疏》 刘 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列》 司马迁(字子长。) 《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有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雀东南飞》 见于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三魏晋南北朝曹 操(字孟德,魏武帝。) 《观沧海》 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3.高考语文 文学常识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
4.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乐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 *** 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 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魏晋清谈: 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咏史诗: 咏史诗: 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
婉约词: 婉约词:指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
婉约词在取材 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风格绮 丽。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特点:战乱,民生疾苦的表现;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人生短暂的哀叹;浓郁的悲剧色彩。名教: 名教:又称礼教,礼教就是礼仪教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也是“三纲五常”之教。
因其重视名分,即以名为教。理学:理学建构是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
理学:理学建构是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所谓“理学” ,是北宋儒家经学的新学派,以传统儒学的理论作为基本的框架,以是否有益于纲常名教作为价值尺度,对佛教、道 教的思辨哲学进行研究,大量吸取其理论思维的成果,创立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举孝廉: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举孝廉: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 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经过试用考核, 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 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 ” “举孝廉” 时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
, 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 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需孝顺父母,行为清 廉,故称为孝廉。
在汉代, “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 为官。 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 所以称孝廉。
到清朝时, 考取了举人, 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 那是沿用汉朝的。宫体诗: 宫体诗:指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 张旭 色融。诗仙: 诗仙:李白最喜欢咏的是两个人,第一个是鲁仲连,第二个是张良。
《史记》饱含爱憎;第二, 《史记》文采斐然。第三, 《史记》 《史记》的特点:第一, 史记》的特点: 平民视角;第四,填补了我国古代人物史上的许多空白。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史记》 ,我 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我们现在就不知道了。第五,融入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批判, 这一点就更不简单。
理学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 理学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1、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的礼治秩序在经过了魏晋六朝的乱世裂变之后得以重建。
2、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古代的经世路线由“外王”事功转为“内圣”修身。 3、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得以完善和实现。
中国古代史书三种重要体例: 中国古代史书三种重要体例:编年体,按年代来记述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像《春秋》 《左传》 ; 国别体,按国家来记载历史,比如《国语》 《战国策》 。 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 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的生存状态。 通古今之变: 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成一家之言: 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 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司马迁看到了经济、经济关系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
认识到并 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千古词帝: 千古词帝:李煜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 嵩阳书院。
也许有人困惑:拥有许多知识的人怎么变成书呆子?有些人读书不多在事业上却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变成书呆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将知识得以运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 语文知识 点古代称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1
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
(1)自称姓名或名。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3)称所厌恶、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出于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古人对平辈或尊辈一般称字。如称屈平为屈原。
(2)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3)称谥号
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叫谥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4)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某人。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3.称籍贯、官地
(1)称籍贯
指用籍贯之名来称呼某人。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2)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某人。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是因为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4.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之。
(2)称爵名
如《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2
谦称、敬称、贱称
1.谦称
(1)古代帝王自称
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毂(不善)。
(2)读书人自称
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3)一般人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4)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
常用“家”“舍”等谦辞。“家”是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5)其他自谦辞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老人自谦时可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
2.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称呼,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
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
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
令,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堂(对方母亲)。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谓前面加“先”“太”或“大”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3.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的“竖子”就是对人的蔑称。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3
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泥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之古代文学常识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清单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
★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梳理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8大文化常识总结
★ 高考语文必备八大文化常识
★ 有关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