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高考试题-师说历年高考默写
1.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2.《师说》《劝学》重新理解2022-06-19
3.2010年山东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蜀道难》等。
1、《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2、《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3、《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
4、《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5、《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师说》《劝学》重新理解2022-06-19
通过这次复习,我重新审视劝学和师说这两篇文章。
劝学应该思考劝谁,学什么,成功后是什么样子。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他肯定是有孔子学说的一脉相承。儒家最高理想人格即君子。
文中有三处出现君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则志明而行无过。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几句可以看出理想人格学习的最终标准,不是三好学生而是君子,
怎样的君子?不停的学习,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善假于物的君子
圣心备言的君子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知明而行无过也。
这两句可以得出是重在德行的,修养。
这是学习的最终效果检验,标准之一
那么成果和学习内容都可以得出,
那学习的具体内容具体路径是什么呢?
积累专注坚持什么呢?学习的方式。
这是节选的内容。可以从结果上推断出来学习的内容是。六经人性善,
人性恶。
学习能帮助一个人纠正他的恶而趋向于善。
内容可能偏向于德行。礼的建设。
在荀子看来人分为三等。士君子圣人。
本文劝学的对象就是士,就是学生吧。成功的目标是君子,就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能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个人责任的人
学习的对象就是诗书礼仪,春秋乐最重要落实到礼的建设上。礼于内德于外。
礼法约束自己,克己复礼,
外在表现为仁德之人,文明公民。
善于借助外物,是不是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性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所以本文鼓励学习积累品行。坚持在日常生活中修炼,专注于德行的修炼,这才是正解。
同学们了解的学习知识仅仅是现代公民的一个方面,本质上是正心诚意,修身治家,天下。
让学生谈落实作业的时候,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来完成?2022年北京高考作文学习今说来完成
师说
重新发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于。这句话的核心作用
这是士大夫不从师的理由,也是本文写作的针对对象。当时时弊。
全文就是围绕这一句话针对性的来进行阐述
年相若也,所以提出无无长无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所以提出无贵无贱
用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来说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进一步解释学习的重要性,综合性,每个人都有值得学的内容,根本不需要在乎地位和年龄。基本段在强调从师学习必要性的同时,深入解释地位和年龄不应该成为障碍的师生动态发展新观点,有鼓励学习的含义在内
末段李氏子盘,正面事例,树立榜样。指出从师学习的内容是,古文,是六艺经传,而六艺经传的学习不仅是以识记知识为主,而是传道授业解惑。实际知识仅仅是授业的一部分。传授文以载道,解答人生困惑,更是为主。了解古代人物的事迹是其次,汲取古代人物的精神和人格是主要的。通过学习古文来传递古文化精神品德,治理国家,这是目的.
作为知识阶层的管理阶层的士大夫,难道不应该学习古文吗?这也是韩愈古文运动的呐喊篇章之一
所以开篇提出老师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必要性所在。
重在传道,解惑。授业是最次要的。小学阶段的解惑。
第2段关于时弊的论述,父与子。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聚斗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仅仅是授其业罢了。这指出当时士大夫阶层重视小孩从师学习仅仅是徒有其表,识字而已。未有其实,并未塑造其人格其精神。接同盟教育仅仅是从师学习的开始,而并不是真正的从事学习。从师学习应该是从成人以后开始的。这个成人指的还是士大夫。
也就是说第2段的三层对比,愚人,与圣人;父与子,士大夫之卒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次关系。前两层是为最后一层做铺垫的衬托的。愚蠢的人,耻学于师的父亲,都是士大夫之族的另外身份的补充。愚蠢的人,与圣人的对比。士大夫作为普通人角色,耻学于师的父亲角色,是士大夫之族,在不同场合的,不从师的具体表现。
所以,不从师的理由只有一点即,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这是本文的靶子
全文的观点都是围绕此靶子来设置
全文针对的就是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理由
所以作者开篇就理清概念老师的作用
接着提出观点老师的标准
分析从师学习的标准为什么设置为无贵无贱无长不少。
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路径。无常师。根据礼的需要,君子的标准缺什么补什么。进一步点明,不要受地位和年龄的限制,师生关系是动态发展的。
最后树立榜样,明确点明,学习古文,倡导古文运动,文以载道是目的。传道授业传道的道,即载道的“道“
回头看题目师说
是从师学习的,讨论
回看观点首段。不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仅仅是开篇对关键概念的厘定;观点应该是老师的标准。求师学习的师之标准。从师学习该选择什么老师。
本来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来分析的。
若说韩愈针对时弊而发的议论,那时弊即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理由为主。
2010年山东高考试题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A2.C3.B4.D5.A
二、6.A 7B 8. B
三、9. D 10. B 11B 12. C
四、(24分)
13.(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14.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2个小题)(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孑)立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 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
参考答案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养殖观赏花卉,依据花序、花期、花瓣分为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高雅不屈的象征。
17.参考答案在失意时,书是良师,读书使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在得意时,书是诤友,读书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
18.参考答案②“薄酬”改为“稿酬”;④“敬启”改为“收”(另外①语序不妥,最好应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不超过8000字。)
六、
19.口语化、善用短句,对比。应举例分析。
20.通过年龄、身体状况、相貌、个头,写刘四爷的虎相,照应上文对刘四爷性格为人的描写,引出“虎妞”和祥子,为下文刘四爷对待祥子的态度作了铺垫和对比,为后来祥子做女婿作了铺垫。
21.有追求,有理想;勤劳本分;保持本色,真诚自然;讲究干净;脾气好,受人言语。
22.祥子。写刘四爷是为了引出祥子,侧面详写了祥子的性格。
(二)
19.
(1)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时间紧迫,(2)清晰显现出援救进展;(3)表明人们援救行动之快,体现人们的仁慈的爱心;(3)给读者以时间紧迫的阅读感受。
20. “你们”指帮助获得青霉素的博士、记者和警察们,进行电话寻找,协调各个部门,迅速找到青霉素,快速运到医院,这是医生做不到的。K]
21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应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22.解答提示(1)对生命的尊重,(2)世间有大爱,(3)在战争的年代对人性、爱的关注与渴盼。注意注释的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