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命题原则

2.命题研究文言文翻译

3.如何把握命题的难易度

4.高考命题人如何命题?

5.出高考题的都是哪些老师呢?

高考命题原则

高考命题研究-高考命题研究中心

近日在教育部新版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方面,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以下内容非常非常重要,请大家仔细阅读,跟对方向,不要盲目备考。

2021高考命题将继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高考的核心功能,上好“立德树人一堂课”做精“服务选才一把尺”树好“引导教学一面旗”做到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

一、2021年高考命题的六大要求

各学科命题都要体现及各届全会的新精神、新论述,体现高考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

高考命题6大要求

要求1

试题设计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

要求2

试题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设问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方式应合理、有效、准确、简洁。

要求3

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求4

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要求5

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要求6

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思维量与赋分值应合理。

二、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高考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 ,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比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的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三、解读:2021年高考备考中的

重点关注

本文解读更偏重从语文的角度,本文也在告诉大家,不止语文,很多学科的命题在新高考、新课改大背景下,都呈现新的特征。大家要在国家的指导性要求和原则下挖掘出新的着力点和提升点。

01.关注日常内容融合到考题中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一些新考题,会把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到考题中。比如说,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这个点,考察的学科就有高考语文作文,物理等学科的考题。因此,考生必须注意,因为,这个也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02.关注优秀的民族文化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可能和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相关联,同时,高考考题,更倾向于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大同等观念,是民族融以创新和发展的基础,要继承并发扬光大。

03.关注热点素材

对于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说,做一些新型的考题,比如作文,你可以看一看最新的热点素材,特别是关于历史、文化的内容,这是2021年高考作文最大的热门。

04.关注情境

要加强情景化写作训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能力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包含了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演讲稿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高考作文备考强化“情境性”写作十分必要。

05.关注灵活运用

掌握好现代文阅读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讲方法,少讲套路。语文教师参考大学教材《文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知识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灵活运用,是语言学科高考的灵魂所在。

06.关注多的命题方式

认真对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进行灵活的背诵,研究全国卷、地方卷命题的方式。

语言运用题命题形式将有所改变。总而言之,语言运用题将走向大融合时代,它将与阅读题完全融合,真正测试考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

07.提高素养,关注积累

提高政治文明素养,坚持“四个自信”,落实“一体四翼”。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是平时必须积累和形成的。重视语文经典文本阅读,重视热点时评阅读,夯实语言的积累。

08.关注新课程标准理念落地

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将合二为一,注重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地。

09.关注多种阅读

重视整本书籍的阅读与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题量会有所增加。复习备考中,要把精读泛读结合起来。

10.关注各种高考命题标准和相关政策

精心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考试评价体系》以及各种与高考相关的政策,提高政治站位。

11.关注阅读视野

命题选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题型将偏重检索和判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扩大阅读视野,高考中的阅读材料几乎没有鸡汤文,师生可以多读《新华文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2.关注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试题变化最大。近几年文言文的阅读题,绝大部分都是历史,而且很多时候出人物传记,传记具有情景性。断句和翻译是最能够考查文言文阅读水平,平时需要多练习,多看古书。虚词、动词知识性的考查,相对减少。

13.关注古文化常识

近几年,高考语文还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未来也将会持续下去。这些题目难度也不大,但就靠平时积累,这些题目正好是拉分项。

14.关注多种文体和时代性

高考作文要重视议论文,但不能放弃叙事文,甚至散文,还要“防止套题”。作文的思辨性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时代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命题研究文言文翻译

1. 2007年全国高考二卷文言文翻译谁知道

杨宝生 近日,在拜阅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时,发现其文言文翻译题的答案,有几处译文很值得商榷与探究。

笔者不愿藏拙,略陈陋见。如有荒谬之处,还敬恳命题专家、高考研究家及教育界同行不吝赐教。

(一) 全国卷(Ⅰ)的文言文翻译第(1)题是:“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勤劳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答案的译文为:“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

按,此句译文的失误与疏漏之处有三: 其一,“劳勤张捕”的“劳勤”,似不当译为“不辞劳苦”。因为,“不辞劳苦”的行为主体不外有三种:一是指百姓,二是指官吏,三是指官吏命令百姓。

然而无论行为的主体是哪一种,说“不辞劳苦地张捕”,都是讲不通的。如果说行为的主体是百姓,说“百姓不辞劳苦地张捕”,那么,何谓“不辞劳苦”呢?“不辞劳苦”不就是一种心甘情愿挨累受苦的积极主动的行为吗?说百姓如此积极主地捕捉老虎,是与“咎在残吏”的记述相抵牾的。

同时,说“百姓不辞劳苦地捕捉”,也无法与“非忧恤之本”的语义贯通。如果说官吏是“不辞劳苦地张捕”的主体,那么,这“不辞劳苦”一词,不就是对官吏的褒扬与赞美吗?这又与下一句“非忧恤之本”的否定官吏行为的语义不相协调。

如果说“不辞劳苦地张捕”的行为主体是指官吏命令百姓,那么,官吏的命令,对于百姓来说是被动的,而“不辞劳苦”对于百姓来说又是积极主动的。又是被动,又是主动,岂不自相矛盾吗?可见,将“劳勤”译为“不辞劳苦”,无论其行为的主体是谁,都是有悖于文意的,都是讲不通的。

诚然,“劳”与“勤”确有“辛勤”“劳苦”之义,但亦有“多次”“频繁”之义。而此处的“劳”与“勤”,据其语境来看,似当为“多次“频繁”之义。

也就是说,这里的“劳”为“多次”“频繁”之义,这里的“勤”亦为“多次”“频繁”之义;“劳勤”乃为同义复用。故当将“勤劳”合释为“多次”“频繁”。

“勤劳张捕”,即“频繁捕捉”。 “劳”之“多次”“频繁”之义,不但见之于文献语言,亦有征于近现代口语。

如曾巩《上元》诗:“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近代汉语口语“劳叨”(现作“唠叨”)之“劳”亦为“多次”“频繁”之义。“劳叨”即“频繁反复地念叨”。

“勤”之“多次”“频繁”之义,亦见之古训及文献,李周翰注云:“勤,多也。”(见《文选?扬雄 》“格来甚勤”注)韩愈《木芙蓉》诗:“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为甚么他一天到晚,烟只管吃得最勤,却也吃得最省。”王西彦《人的世界?第四家邻居》:“他的妻子年纪不满三十,但由于生养过于勤密,身体很坏。”

其二,将“张捕”释为“张网捕捉”,欠确。诚然,“张”确有“张网捕捉”之义。

如《公羊传?隐公五年》:“百金之鱼,公张之。”何休注:“张谓张网置障谷之属也。”

然而,这里的“张”似乎是“张网捕捉”的进一步引申——捕捉;“张”在这里是泛称,而不是确指。因为,原文的上文已经交待得十分清楚:是募人“设槛阱”来捕捉老虎的,而不是“张网捕捉”老虎的。

文献语言中,亦确有“张”作“捕捉”之义的用例。如《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我们张得一头好行货在这里了。”

“张”为“捕”义,“张捕”乃同义复用,故应将其合释为“捕捉”。 其三,答案将“非忧恤之本也”译为“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

“顾怜”的对象是什么?是老虎,还是老百姓?显然表义不明。更为主要的是,以“顾怜”释“忧恤”,与文意不协,不确。

其实,此“忧恤”亦为同义复用;也就是说,此“忧”亦为“恤”义。“忧”训“恤”,见之于古训。

吕延济注云:“忧,恤也。”(见《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情眄叙忧勤”注)何谓“恤”?《玉篇?心部》:“恤,救也。”

可见,此“忧恤”当释作“救济”。“救济”谁?仔细审核文意便不难看出,救济的当是百姓。

故此,“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意当为:“而频繁捕捉(老虎),不是救济(百姓)的根本方法。”那么,救济百姓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呢?下文明确言道:“务退奸贪”,“思进忠善”,“除削课制”。

(二) 全国卷(Ⅰ)的文言文翻译第(2)题是:“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不易志。”

其答案的译文为:“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也不会改变志向。”

按,答案译文以“如果”释此“若”,殊不可通。大误。

笔者认为,此“若”绝非“如果”之义;因为,假如确是“如果”之义,则下文必有在这一假设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的一句话与之相承接,而原文却根本没有;有的却是“均虽,不易志”,而这句话又显然不是这个假设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其实,此“若”当释作“你们”。

“若畏威失正”,即“你们这些人却惧怕皇威而不敢坚持正义”。只有这样解释,才与上句的“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的语义反义相承。

2.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3.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4. 文言文翻译鲍子难客

原文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翻译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 宴饮的宾客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就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凭借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注释齐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食:宴饮.祖于庭:在庭院里设宴祭路神.祖:古人出远门先设宴祭路神叫“祖”.殖:种植,使……繁衍生长.以:用来 .为:给.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预于次:参与在末座.预,参与.次,中间.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和:应和.表示同意.亦:也.坐:通“座”,坐席,座位.响:回声.徒:只.类:种类;物类.蚊蚋(ruì)囋(zǎn)肤:蚊蚋咬人的皮肤.蚋,一种吸血昆虫.囋:叮咬.食客:投靠在贵族门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并:一起.智力:智慧和力量.本:本来,原本.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5. 文言文翻译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

(1)[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地方没有长官,谁适合去补这个缺?”祁黄羊回答:“解狐适宜。”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说:“很好。”依着他任命了解狐。国都里的贵族都称赞任命的对。

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军事统帅,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平公说:“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国都里的贵州都称赞任命得好。

孔了听到了这些事,说:“真好啊,祁黄羊作的建议!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6. 文言文翻译

江革小时候就很聪明,早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江柔之非常赏识他,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振兴我的家族。”

江革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弟弟江观一起生活在孤苦无依的贫困中,也没有老师朋友作伴,兄弟两人就互相激励,读书的精力始终没有表现出疲倦。十六岁母亲去世,他因为孝顺闻名。服丧完毕,江革就和弟弟江观一起到太学,被增补为国子生,在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

南齐的中书郎王融、吏部(官员)谢朓对他很推崇。谢朓曾经担任皇家夜间警卫,回家时(顺路)拜访江革。当时下着大雪,(谢朓)看见江革盖着破棉被,铺着单薄的席子,但是沉醉于学习中不知疲倦(寒冷),叹息了很长时间,就脱下自己穿的棉衣,并亲手割下半片毡给江革作为卧具才离开。

7. 文言文翻译

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如何把握命题的难易度

一、把握命题方向

1、领会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

以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严格按照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中的相应级别要求。参照《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英语)》,结合本地英语教学实际,进行命题。试题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拘泥于教材,尽量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立足基础、注重运用、强调能力、体现素质、难易适中的原则,全面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做到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 。

命题的基本原则包括:指导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等。

(一)指导性原则:是指命题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我们在命题时要遵循政策的基本取向,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国家、省关于对命题方面的要求有所了解,从大的方面加以把握,这是国家、省教育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二)基础性原则:中学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命题。

1.考查的内容重点应是基础知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为减轻学生的负担试题的难度也在不断的下降。平时考试时就明确提出要重点考查教材上的内容,要求以教材为中心侧重考查教材原文内容及书后习题,不少于50%。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命题和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2.考查的形式要尽量贴近高考,加强平时的训练,让学生熟悉题型,从而掌握解题的技巧。

3.试题的表述形式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经验,尽量使用言简意赅的词语,如果是手写的试卷应书写规范,尽量不用或少用连笔字.

(三)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是命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必须指出的是,“试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试题的难度越小越好,应根据考试的性质和要求、合理规划试题的整体难度。试题的难易要有层次、有梯度,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和水平。

在命题过程中要做到:

1.在难易程度上,易、中、难试题要有合适的比例,一般为7:2:1。

2.在能力要求层次上,了解、理解、识记和掌握等层次水平的试题应该按一定比例编排;

3.对一些综合试题的命题上,要落实“入题容易深入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挥,从而真实地反应出学生领会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情况。

4、命题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水平的发挥。在命题过程中,不要那些 “繁、难、偏、旧”的试题;在设计试题时,我们要多费点心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就会让原来的“旧题”换新颜了。其实换汤没换药但感觉亲切新颖多了。

另外我们还应该尝试设计一些具有条件不确定性、结论多样性、思维多向性、过程探究性、情景模拟性等特征的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回答问题,从而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命题的基本要求。命题时我们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表述要规范、问题要明确、语言要简洁、图形要清楚、专业术语要准确,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答案要避免出现歧义等。

要保证试题的科学性一是要求我们教师要熟悉教材,业务要精湛,对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把握得当,对各部分内容在考查时所占的比例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合理的命题。

英语试题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检测的内容不能有错误、二是检测的形式要合理,三是检测的结构要恰当。

如2011年福建高考试卷,

一、是检测的内容不能有错误。要避免出现内容错误,首先,不能出“模棱两可”题,其原因主要有三: 1、忽视了在题干中提供必要的限制条件。 2、只注意了某些“旧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语言发展的新信息。3、把某些目前仍处在争论之中的语言现象片面地看作是“规则”,而忽视了这些内容尚未定论这个事实。其次是只注意了语境,而没有注意其语言的真实性、交际性和实用性。

二、检测形式的合理是根据其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来设计它的形式,构建一个能实现其教学目标的相对稳定且可调的动态模式。

三、检测结构的恰当。 在对目标及要求的分析下,确定所要考查的范围,根据其范围划分出要测试的几个主要方面。然后按照这几个方面划定出要测试的几个部分,同时划分出各部分间的比例。考试的性质能否体现,目标能否达到,往往就反映在各部分的比重上,通过它的反拨效应,直接左右着教学的发展方向。最后是根据考试时间确定其总题量。

(五)目标性原则

中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因此英语命题的目标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知识的识记能力

教学中,我们常说不要”记硬背”,但这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记,什么都不要背,只是不要“”记“硬”背而已。可以设想,如果学生不读不记英语单词、语法、句型,那如何能掌握单词的含义、词语的固定搭配及句型的用法呢?为了检测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话题的识记能力,试题中应适量体现这方面的内容。

2、所学知识的领会能力

学生课堂上虽然“听了不少的知识,但并非都能领会、理解”。因此设计试题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检测领会能力的内容。

3、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实践能力

教师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接触异国文化,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设计试题时就应该选择一些检测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及学法的内容。

4、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检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将测试基础知识与分析理解能力融于一体,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应变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重点和核心考点,命题前,命题者尤其要深入领会《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不同级别级的具体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试题的人文性。突出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重视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彰显试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必须深度理解教材的出主干知识,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做到融会贯通,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把握命题的切入点。考查主干知识;试题形式多样,重视思维考查;紧扣热点,注重知识运用。研究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为的是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5、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渗透情感、策略和文化的考查,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六)时代性原则(或现实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就是要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社会热点。

1)联系生活实际,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物,使试题充满乡土气息。尽量贴近学生思想、行为、经历、经验,贴近生活,反映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减少离学生生活太远的东西。因此,选材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突出学科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坚持能力立意和价值立意,注重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所有试题均为原创。背景材料的选取来自于正规和有权威性的网站、杂志、教材等,没有人为随意编制的材料。

2)要增进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试题前可设置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温馨提示等来刻意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缓解考试压力。在试卷中努力做到:图文并用、语言通俗 、编排科学、份量得当 、难点提示 、可选择性 、采意给分等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试题设计思路

1.在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

2.在考查英语思想方法、英语思维品质层面上设计试题

3.在考查英语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层面上设计试题

4.在考查应用意识、实践能力的层面上设计试题

5.在考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层面上设计试题

6.在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设计试题

高考命题人如何命题?

在高考命题中,类似母题的概念确实是在命题人脑海中存在的。命题人出题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自己先做一些题,然后从已有的题目中寻找灵感。命题人决定考查那些知识点之后并不是坐在那里想:我该出什么题,而是打开题库,然后想:这题我该怎么改?那些命题人参考的题目,通俗地说,可以成为“母题”。那么,高考命题人都参考那些已有题目呢?答案有两个:教育部专门用作高考命题的内部题库和中学课本。命题规则是由一组人每几个人负责出一个大题,而且出几道.所出的题涉及的知识点差不多,但难度有差异.最后由几个组长和负责人从这些题中,按一定的难度系数和知识点选取,最后拟定三四份卷子,记为A,B,C卷,然后密封.

考题由特定的印刷厂印刷.临近考试才送往各省.当怀疑试卷泄漏时,刚换B卷.因为这三份试卷是不同印刷厂印刷的,经手人也都不一样,三份都时泄漏可能性很小.

他们是有一个题库的,所以就算人全换了,基本的类型也不改变很大.他们中有的人负责收集社会上的题,加入到题库作为资料.另一些专家根据这些资料编写.

综上,即使你认识出题人,也得不到整份考题,最多得到他出的题(他出的题不一定被选中). 试想一下,如果命题人出的题都能够被预测到,那么还 需要全国1000多万考生寒窗苦读12年么?干脆都去买他们原先出的资料好了。一但漏题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没人会为小小的一个考生而放弃专家的地位.所以别想这些歪招了,认真做题吧.

出高考题的都是哪些老师呢?

高考命题人包括名牌大学教授、全国重点中学的优秀老师、教育部研究所的专业、以及编写教材书和教辅资料的人。

这些人群组成了高考试题命题组,其中大学教授占比最大,所以命题组组长一般都是大学教授;教育部考试中心会有专家库,为了能够保持高考试题稳定及连续性,几年才会更换一次,但换的人数不多。

每年的1月到4月,教育部考试中心都会选择一些优秀的高中教师和部分大学教师,充实进命题专家库中。其中的大学教师一般都是本省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