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高考试卷题目真题与答案分析

2.山东2023高考数学难吗

3.北京高考理综试卷题目物理化学生物试题分布

4.各科试题特点及答卷情况是怎样的

5.辽宁高考数学试卷试题难不难,附试卷分析和解答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高考试卷题目真题与答案分析

分析高考试卷怎么写-分析高考试卷

想真正获得 语文学习 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对 语文知识 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高考试卷题目真题与答案分析,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高考试卷题目真题与答案分析

学好语文的 方法 及技巧

(1)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基本的就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课堂。在老师讲课前读三到五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做好预习,以便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在课堂上,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梳理并理解课文的内容。有一些同学只是背下来答案,却不理解 文章 具体的含义,我觉得这是极不合理的。课后,老师留的报纸、练习册应该认真、独立地完成,达到查缺补漏的效果,否则就毫无意义了。

(2)语文的课外阅读是大多数同学的失分点。做好课外阅读,应该多读书,多做题。多读书,在日常生活的一些琐碎的时间,或是每天安排一点时间,用来看一些好书、一些好的文章,既可以增加我们的阅读量,又可以放松身心,提高我们的精神层面,而且时间久了,我们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有提高。读一点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多做题,课下可以多做一些课外阅读,久而久之,碰到的题型多了,题做得多了,脑海里就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答题套路,遇到大多数的题就不会再显得手足无措了。

(3) 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留心身边的小事,注意身边的细节,小中藏大,细节中更能够凸显出精神的伟大。考场中,我们应该先审好题目。还应该有创新精神,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可能会更有新意。千篇一律的作文内容,只会使老师感到腻烦。作文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文,更不可能打动得了别人。并且,在作文中最好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重点的应有生动的细节描写,这样也会使自己的作文增色不少,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如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情感的培养

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 主的 学习态度 ,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其次,要培养热爱读书的情趣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能力未必一定要从读名著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与启发性,那么 完全可以从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情感的过程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著名的作家能写出不朽的文学作品,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焕发出独具一格的 魅力,无不是读书深入思考的结果。

三、博闻强记 多背诵积累

许多同学常常是把学习语文课文和学习写作当作两回事,导致课文、作文"两张皮"哪个都不得要领。殊不知许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上乘精品之作,是写作中难得的极好 范文 。若能养成常写 读书心得 、 随笔 等习惯,那就是真正做到了读书与写作的珠联璧合,融会贯通了。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高考试卷题目真题与答案分析相关文章: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卷最新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审题评析

★ 2022年全国新高考2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高考真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新高考1卷)

★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试题及答案(理科)

★ 2022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参考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语文作文出炉

★ 四川202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英语)

★ 全国乙卷2022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最新)

山东2023高考数学难吗

山东2023高考数学难度一般。

1、难度分析

山东2023高考数学试卷难度以偏易为主,整体难度与历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题目涵盖知识点广泛,但大多数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此外,部分试题考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但难度不会过高,符合大部分考生的应试水平。

2、数学知识点

山东2023高考数学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基础数学知识。此外,还将涉及一些较为常见的数学应用题,如最值问题、排队问题等。

3、解题思路

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是成功解答数学试题的关键。在考试前需要充分复习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并多做试题巩固掌握。同时,合理的时间安排和解题技巧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多练习模拟试卷来提高应试能力。

4、考试小贴士

在考试时需要注意审题和细节问题,尤其是对大量数据的计算需要十分仔细。此外,对于长难题的解答,可以先尝试将问题拆分为多个小问题,以便更好理解题意和加快解题速度。

综上所述,山东2023高考数学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考生需充分复习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注重阅读理解和解题技巧。同时,在考试时需注意审题和细节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5、相关参考资料

为了更好地备考山东2023高考数学试卷,建议考生可以查阅相关的教辅资料和历年真题,加深对考点知识的理解和熟悉各类题型。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些考试信息发布渠道,及时了解考试动态和政策变化,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6、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中,数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创新息息相关。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高考理综试卷题目物理化学生物试题分布

A 物理

分析一: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北京卷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2010年是北京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在考前的备考阶段,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研部门都很认真地研究今年高考的方向,笔者对此也非常关注。今天,备受瞩目的2010年北京高考试题终于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了,笔者迫不及待的做了一遍,一颗悬着的心也算落地了。

曾在高考前的教研中本着新课标培养物理思想方法能力的原则,指出了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中需要注意横纵坐标等等知识点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内容最容易体现物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对实验的科学设计和对物理问题的科学分析.这些内容在今年的高考中的第14题、15题、16题、18题以及实验题有了和学而思点睛班讲义以及春季班教学过程中几乎相同的内容的体现.

整体感觉今年的物理高考题无论从试题的难度,还是知识点的分布都比较合理,与我们之前教研和复习的方向都比较吻合,下面结合2010年的考试说明与2009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对今年的高考题简单分析如下:

在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物理学科的考试叙述如下: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五个知识板块变为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四个板块,缩小了知识面,但力、电作为主干知识没有变化。我对比了09和10的试卷,以及分析了10年北京一模、二模的试卷,在2010年的试卷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选择题

今年在选择题8道题的选择上在非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中考查了4道题目,一道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理论(第13题)此题可以认为是取代热学和气体内容的,还有三道是比较常规的,基本上位置都没有太大变化的光学(第14题)、原子物理(第15题)、天体运动(第16题),这四道题难度比较小,但是基本体现了今年考试说明中的思想,比如15题属于估算问题,16题考查的是自转不解体问题,这两类问题属于重点新题型,考查比较基础。17至19题基本考查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20题用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考查了基本公式,总之在选择题目上基本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对能力的考查,总体的感觉是学生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灵活的应用能力。学生没有必要去抓偏、难、怪的知识,要以基础为主。

二、实验题

今年实验题的考查,与09年略有不同,今年实验题就一道大题18分,分两部分,但是两部分都考查的是电学,主要包括半偏法的考察、实验仪器的选择、电流表的改装,供电电路的选择等知识,可以说实验将是今年高考物理拉分的一道题,因为尽管复习的时候当做重点来做的,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还会出现细节丢分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二)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部分知识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三、计算题

22题16分,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和机械能守恒的只是,属于常规的送分题目,学生答题的时候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23题是体现了新课标的考查思想,主要知识点还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以及电磁场的一些基础知识,跟09年的电磁流量计一样主要考察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以及应用已经有的知识去处理新的信息,这就是探究能力的体现,要求学生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24题与09年的24题基本考查思想一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动量中的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难点主要在于归纳法手段的应用,最后得出一个归纳的结论,这其实是对北京中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其实就学生的能力来说解决这类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心里就认为这是个难题,另外就是要给这道题一个足够的时间去解决。

总之,2010年的物理高考题应该是北京理科考生考生今年夏天的一道清凉的空气,试题的似曾相识还有高起点低落点,都会让他们的高考成绩锦上添花的

分析二:

B 化学

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分析之化学部分

2010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这第一份北京实行新课改后的化学试题,基本圆满的完成向新课改的过渡。总分值由108分减为100分,实际题目的思维容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起09年也降低了不少。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化学题目整体的难度“简单的让人觉得诡异”。有机化学中稍微有些难度的酚醛树脂的考点,和二卷中甲醇与硝酸的反应也都被我们成功押中。但我们分析认为,由于是新课改后的第一份试卷,今年化学题目简单很可能是一个平稳过渡与缓冲。也就是说,今后几年里,题目的难度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这样的形势对我们201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讲,其实是比较严峻的。好了,套话就此为止。下面就具体例题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看一卷:

今年理综化学一卷的选择题难度不是很大,正确与错误的选项都比较明显,所涉及的考点及题型都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出现,分别有金属腐蚀,原理配方程的正误判断,SO2的性质,电离水解的拼盘题目,化学平衡等,稍有有点新的题目可能就要属危险品类型的判断这道题目了,当然难度也不是很大。可能是由于换了一位老师命题,题目难度较09年相比有了十分明显的下降,且没有出现像09年选择题第10、12题那样的“杯具”。

下面我们看二卷:

根据学生的反映,今年的二卷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

有一道题是抗酸药物单一成分元素的判断,结合了沉淀pH的信息点,旨在考查铝元素的性质。比起以往如08年北京卷的混合物可能组成判断,又简单了不少一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题目这种题目一向是高起点,低落点,像西城一模中碳酸锂那个题目就是这样的。这道题目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的内容。我们点题班甚至讲过甲醇和硝酸反应的原题!相信不会难倒我们的学员。值得注意的是,这道题目中出现了针对原理的设问,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道探究性试验的题目,与之前大家一模二模中见过的各种复杂的探究性实验不同的是,这道题目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探究卤素的氧化性规律。题目设问依然针对原理,缺少的步骤,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甚至对照实验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上这两道题目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再有一道题,有机推断:由苯甲醛引发的合成题目,中规中矩的考查了酯的合成,酯的碱性水解,这些点在我们的课上都有很详尽的讲解,相信新东方的学员们对“查氧补水”这个小技巧都不会陌生。信息方程式涉及到了酚醛树脂的考点,考完试就有学生激动的打电话给我说,这6分被秒杀了。的确,最后的押题,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酚醛树脂合成的原理和推广。广大学员应该可以秒掉这可能最有区分度的一问了。

好了,2010年的题目说完了,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大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先说上两点吧,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看,相信会对你有帮助。

先说“有机”吧:今年北京各区的一模二模结束后,学生开始普遍反映有机推断大题有些力不从心,压力来自三方面:

1、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不完善。我们很多同学基本知识点都会,基本方程式都会书写。但还是做不出来题目,拿不到分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同学复习有机除了复习基本知识点之外,就剩下做题了。然后就题论题,总结下来的唯一的技巧就是有时根本没用的“倒推法”。再放弃个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好不容易会写的方程式再给忘了写反应条件,就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了。

2、理综中来自物理和生物的压力很大,化学经常最后写又写不完,草草填几个空了事。但有机除了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的空想随便写又写不出来……

3、该题目分值增加至20分左右。其中还有陌生反应原理的现学现用,原理都看不懂,用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2010年的“有机”并不难,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一下,大家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趋势:今后几年有机化学的难度很可能呈现波动上升!想要啃下这一大版块,单纯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已经不顶用了,我们应该加强的是推断技巧的训练并建立对陌生原理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希望今年我的学生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让更多的考生搞定有机化学。

探究性实验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考题中涌现出许多探究性实验的题目。题目变化繁多,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不然,仔细分析这些所谓的“探究性”题目,我们会发现这类题目经常由两部分组成:

1、进行过“包装”的大纲内考点,也就是所谓的“高起点,低落点”。

2、“动态变化”,“反常变化”,“未知结果”等创新考点。

了解了对方的出题习惯,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了。比较遗憾的是,今年的高考中没有体现出探究性实验较难的地方。但希望新高三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会在考前对学员进行特训,内容就是从两方面入手:

1、熟悉考点包装的一些基本套路。

2、主动迎击,训练多维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再展开来谈了。其实化学想拿高分并不难,高一高二的基础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还来的及。

C 生物

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点评

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综生物部分的试题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下降,选择部分考查基础知识,大部分的学生在5分钟之内全部做完,正答率较高。非选部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科学史的相关内容,阅读分析量较大,学生在考场上时间分配还是不够合理,很多学生只给生物非选题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不足以完成阅读和思考的。

新课改后的高考将生物学科的分值由原来的72分提高到了80分,选择题多了一道题(6分),简答题多了一个空(2分),考试范围涵盖了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一、三共五册书的内容。其中选修一考纲只要求考查微生物部分的内容,其它专题在这次考试中未做要求,但并不代表以后不做要求,所以建议学生对于选修教材要予以重视,如:今年选择第一题就考查了果酒制作过程中的操作,只要学生曾经做过,就很容易做答。

今年的高考试题,将考纲中新增内容都做了呈现。如:演替部分与稳态结合,考了几个基础知识(选择第5题);生物科学史(非选30题),利用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题干,考了实验分析及发现史中的重大成果,题目阅读分析量很大,但事实上没有脱离课本,教材中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选学内容,所以在复习中,认真看过书的同学就会觉的很容易。

总体感觉今年的生物题目比以往简单,尤其是选择题,非选题只要基础知识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还是很容易的。充分体现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光靠死记硬背的同学今年会很吃亏。而且对于教材所给实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希望新高三的同学们能够及早回归课本,分析教材中所举实例,建立生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死记硬背的只是名词,而不是知识本身。

对于即将在2011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今年的理综生物试题是一个复习备考的很好的指导。

首先,在高三最初的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梳理知识的同时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为什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人们奉为经典?为什么一个DNA的复制,要考来考去?明白这些经典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灵活的应用。

其次,教辅材料决不能取代课本,关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练习和旁栏。不要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题目毕竟只是为了考查某些内容而出的,以往更多是为了考而出的题,新课标下,更多是如何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

最后,要不断的练习知识迁移能力,在生活中看到一些问题要尝试用自己学过的内容去解释。这样才能适应各式各样的题干材料。

分析二:解析2010年北京高考生物试卷

变化最大的学科

2010年高考是北京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在新课改中变化最大的是生物学科,在此试卷中充分表现出来,生物是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部分。试卷体现了新课程当中对学生四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察,其中对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考察力度比较大。试题沿用了稳中求变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变化的步伐稍微大了点。

为什么说步伐稍微大了点呢?以往高考考察重点的知识今年高考都没有或者考察很少,如必修1中的主干知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必修2中的重头戏遗传部分;必修3中生态系统部分,这是以往基本每次都会考察的知识,并且都占有较大部分的分值。可是在今年高考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整张试卷基本没有考察,而遗传部分与生态部分也仅分别考察了一道难度很低的选择题。

稳步改变

不过试卷中考察的也的确是高考说明当中所列出来处于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偏多,所以以往单纯的重点突击,已不能获得使你满意的成绩。题型正由知识点集中、死背课本、题深难度向知识点的分散、信息的扩大、考察的灵活方面改变。

新课改在悄悄的倾向能力的考察,对于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打扎实,你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不要只是去背背,做大量的题,而应该在对基础知识的应用、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方面加强,今年试卷使我们逐渐改变对生物认识,使生物逐渐进入到理科中,但不是靠计算,而是靠推理,生物是越来越在重视逻辑思维等一些能力的查考。

试卷具体分析:

第1道题:考察的是选修1中的实验,但这道题也是选修1与必修1中呼吸部分相结合的一道题目,隐藏考察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气体这块知识。

第2道题:主要考察了细胞类型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四个选项用了四种生物把出题者的考察思路表现出来,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度。但是题点还是很明确的。

第3道题:考察了神经调节与细胞结构的联系,AB两个选项可能会把一些同学弄迷糊,但与第2道题相似,题点很明确,这与09年高考很接近。

第4道题:考察了比较基础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该题处于的位置,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考察。

第5道题:考察了必修3生态中的部分知识,学生选对需要一定的耐心。

总体说选择题难度不大,与以往高考有了明显区别。

三道非选择题,都可以看做是实验题。29题有点类似探究实验,30题为验证实验,31题是对实验结果和现象的分析。难度比以往高考增加不少。改变也比较大,以前学生都不看题干都能答出80%的空,今年只能在32空中答出8个空。

第29题:乙生长素类似物为主题,学生相对熟悉一点,但是整道题对于学生还是较陌生的。10个空中只有7个空是完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而来。

第30题:考察的是必修2中遗传物质探究过程的典型实验,去验证另外一个现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能死背课本。12个空必修全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得出。

第31题:考察了热门话题环保与生物产卵量的相关联系,该题10空中有5个空可以直接答出,但是学生对这道题中有很些空还是很陌生的,第4小题更是基本没有涉及过。

各科试题特点及答卷情况是怎样的

高考是一个实现人生的省力杠杆,此时是你撬动它的最佳时机,并且以后你的人生会呈弧线上升。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各科试题特点及答卷情况,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科

2019年语文科高考,广东省恢复使用全国卷。相比去年的广东卷,全国卷除拼音这个考点不考以外,考点与广东卷完全一致,只是试卷结构、考点赋分、题型设计上有所变化。全国卷试题考点稳定、结构稳定、难度稳定,经过一年的备考探索,广东省的考生对这样一套试题不会有陌生感。综合来看,全国卷的难度比广东卷略有提高。

全国卷试题的考查注重语文基础能力与综合能力的结合。试题既有 成语 、病句、 句子 衔接、文言断句、 文化 常识等基础性的试题,考查考生基础性的语文能力,又有语言综合运用等综合性强的试题,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能力,更有选考部分探究性的试题,考查考生深层次的思考以及个性化的表达。能力考查层次丰富,能力的层递性要求很明显,体现出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同时,全国卷试题选材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

全国卷 作文 题,是一道看图作文题,既避开了“任务驱动型 材料作文 ”的备考 热点 ,又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与作文评价的方向。题目开放性强,对寓意的理解是多元的,开放的,考生切入角度可以多样,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哲学的角度、文化的角度都是可以的。

从考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总体上是较好的,但也反映了考生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对名句意义的理解有所欠缺,对作品深层次意蕴的把握有所欠缺,对寓意的把握有所欠缺,仍停留在表层的思考,缺少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高层面的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要狠抓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项核心素养的训练,既要抓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注重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思考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要重视对作品深层次意蕴的思考的指导,要重视对材料的整体性把握的指导,要重视考生思维推进的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 分数线 ,专业设置)文学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

数学科

自2004年以来,今年广东省高考数学首次使用全国卷。试卷结构与题型与前几年全国卷保持相对稳定,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风格,符合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立足能力立意,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强化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重视学科的基础性、思想性和创新性,体现了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卷的选择题与填空题难度不大,解答题对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如文理科第18题立体几何综合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19题概率统计的文字阅读量和运算量较大;第21题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的问题,充分考查了推理论证能力和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

试卷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提高了应用题的比例,如文科第3题的情景涉及环境美化,理科第4题涉及公司班车;文理科第16题为高科技企业产品利润;文理科第19题为企业的成本控制。这些试题考查了考生应用数学工具和 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素养。

与往年广东数学卷相比,今年的全国卷运算量较大,中、高等难度的考题较多,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的试题比例较高,应用题的文字阅读量较大。试卷难度比原广东卷要难。

从评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熟悉全国卷的题型与结构,部分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并具有独特的思想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数学语言表述不清晰,推理论证能力较为薄弱,运算能力有待提高。

从今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的评卷情况来看,中学数学教学应该立足学科基础,重视数学符号表达的规范性和数学语言表述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渗透,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黎稳教授)

英语科

广东省英语科2019年开始使用全国卷。该卷的编制十分注重英语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综合来看,两大特点十分突出:一是融入中外文化知识,助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品格是新课标倡导的高中英语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也是交际能力的基本要素。试卷中涉及中外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如第2篇阅读材料涉及美国社会对老人是否与子女住在一起的看法,第4篇阅读材料介绍不同文化对沉默的涵义,语法填空题则用了一位外国记者与我国国宝大熊猫的不解之缘的素材,这些材料的全面理解,都要求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素养,这提示中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夯实跨文化沟通能力。二是倡导语篇能力发展,注重语言使用能力的考核。全国卷对英语知识的考核不再使用单项选择题,而是引入了基于语篇的语法填空题,这便将语法的考查提升到了语篇层次;阅读理解部分的“七选五”题型,比通常使用的“四选一”题型更加要求较高的篇章结构和逻辑推断的把握能力;完型填空和短文改错也都是要在通篇理解基础上才能较好完成。可见,全国卷对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考查多是注重其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广东考生对英语科全国卷题型还是比较适应的。客观题答题情况正常,主观题部分的语法填空题的完成情况与往年相当,主要失分点还是在几个动词的正确形式的使用上。短文改错题虽然是原广东卷时没有使用过的题型,但只要语言知识基础扎实,得分相对比较容易,可遗憾的是,部分考生死板地按照备考时形成的思维定势去判断,误以为某些知识点是必考的考点,答题时纠结于对这些考点的确认中,而不去寻找真正错误的该改的地方,从而导致了误判情况。写作题对多数广东考生难度不大,只要审题对路,完成要点,语言运用丰富,表达准确连贯,是可以得到较高分数的,但要得到满分不太容易,且个别考生审题不够仔细,写偏了题,失去了不少分。以后的考生一定要吸取教训,写前仔细阅读要求,弄清题意才动笔,不要大意失荆州,铸成终身遗憾。

(英语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周榕教授)

文科综合 政治科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有如下特点:

第一,立足基础知识,注重学科能力考查。试题以主干知识为基础,覆盖面广,选择题侧重于考查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非选择题则强调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重视考查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综合探究能力。

第二,发掘时代主题,突出价值观引领。以非选择题为例,分别涉及“一带一路”、守护英雄与弘扬英雄精神等重大时政题材,要求考生通过材料分析与原理运用,增强国家认同意识,突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德育目标。

第三,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呈现形式活泼多样,难易度适中。考题素材大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且以文字、图形等多种形式呈现,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从评卷情况看,选择题部分成绩比较理想,非选择题部分,由于试题设问的开放性与答案的相对封闭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等原因,部分考生成绩不够理想。从总体上看,试卷难度略低于原广东卷。

建议今后考生应从如下几方面加强:提高审题能力,领会命题意图;在熟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对知识与原理的综合运用;加强概念分析、判断准确、推理合理等 逻辑思维 能力训练;关注时事政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胡泽洪教授)

文科综合 历史科

2019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卷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学科综合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鲜明的学科特色,通过考查内容的精心选择与考查形式的创新,落实了《考试大纲》的原则,使“立德树人”目标,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评价的考查内容。

首先,考卷对命题内容科学、准确。历史科全卷涉及中国和世界通史内容,覆盖面非常广,但全卷没有任何知识性错误;另外,所有题目的答题要求都表述得非常精确。其次,考卷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比较全面,考题难易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主观题不仅考察学生记忆、阅读及提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考察了考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甚至在41题考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客观题也根据考察不同层次能力的要求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题目。全卷在不同能力考核方面都设置了分值,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区分。第三,试题有新意。第41题以材料为根据,设置历史短论文写作题目。该题要求学生在选题、立意、史料和论述等方面展开历史论文写作,这是要求学生具备历史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从考生答卷的情况看,全国卷难易度、区分度等方面与原广东卷相比基本一致,今年总体平均分与往年基本持平,这说明广东省历史教师和管理部门已经在一年时间内较好地适应了全国卷的要求。具体而言,客观题得分低于往年,主观题得分高于往年。学生在提取材料信息、归纳历史特征等方面基本达到了试题的要求,即基础分部分失分情况不多,失分最多的是在史学综合能力的运用方面。建议中学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学生运用历史综合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历史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庆海教授)

文科综合 地理科

2019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地理卷试题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坚持能力立意,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和引导中学地理教学。该套试题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选择“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和“创新能力”等典型素材,考查其中的地理内涵。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好地彰显了时代特点。试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着重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考查内容涉及到工业区位选择及产业转移、城市职能分工及空间规划、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外力作用、地理环境等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主干知识。

二是突出地理能力的考查。试题着力考查学生对基础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和地理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重视地理图表阅读能力的考查。

三是具有较好的创新性。试题的背景材料较为新颖,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问,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环境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第36题中的第(4)小问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形式较为新颖,体现了试题创新的特点。

四是区分度较好。该套试题着重考查地理学主干知识。图表的数量较之前有所减少,背景材料的文字阅读量适中,难易分布较为合理,区分度较好。试卷难度比原广东卷有所提高。

从评卷的情况来看,选择题相对容易,考生得分率较高。在非选择题答题过程中,大部分的考生能够从试题的背景材料中解读和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应用地理学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好的学科素养。但阅卷中发现,考生对基础的知识掌握尚欠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答题过程中对专业术语的表达不规范、不准确,从而影响到部分考生的得分。因此,今后的要加强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中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下列问题:一是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二是重视地理规律与原理的理解。三是重视地理方法的运用。

(地理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钟巍教授)

理科综合 物理科

2019年广东省高考物理科首次用全国卷。试题保持了全国卷近年来的一贯思想,既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又注重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控制不同题型的难度,确保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试题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选择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增加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试题。

二是注重考查应用能力。借助真实问题情景,鼓励考生关注科学发展的现状。

三是注重考查创新能力。实验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以 逆向思维 和开放性的问题,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是注重考查科学方法的运用。部分试题中有意识地引导考生将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内化为 思维方式 。

从评卷整体情况来看,全国卷比原广东卷要难,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答卷情况较好,这有利于各层次学校科学选拔人才。但也有部分考生由于审题不够细致,面对新的物理情景,缺乏入手分析的能力。此外,部分考生仍存在符号及文字表达不规范,答题过程缺乏必要的前提条件等问题。

建议平时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在注重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加强物理情景的分析,注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平时作业和练习中学生答题严谨性和规范性的训练。

(物理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院长唐志列教授)

理科综合 化学科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全国卷)化学试题的命制依据课程标准,紧扣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保持稳定,在试题情境设置和教学导向性上有所创新。试卷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学调控试题难度,确保改革平稳实施。试题设问从易到难呈现梯度,难度排布更有层次,减少题目中给予信息的数量,降低化学计算的复杂程度。

二是重视考查基础内容,考点设置相对稳定。试卷围绕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命制。试题选择化学学科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典型元素与物质、基本技能与方法、重要生活生产应用等方面内容设置问题,既体现了化学学科“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历年来全国卷和广东卷设置的主要考点。

三是加强各项能力考查,体现高考选拔功能。能力立意一直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原则,在前期的广东省自主命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在保持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今年全国卷化学试题立足于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知识,根据不同内容设问,以充分考查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 创新思维 ,体现高考选拔功能要求。

四是呈现真实问题情境,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试卷中大部分试题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工程技术、环境保护、材料能源开发利用等生活生产重要实际问题,再结合中学教学基本内容进行设问,问题设置情境贴近真实,体现了强调基础、重视知识理解与运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

从考生的具体答题情况来看,考生较好地适应了全国卷的要求,各道题目的作答程度都比较高,学生在每道题上基本都“有话可写”,都有所得分,但是在答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全面性等存有不足。有些学生作答时使用的不是化学学科专业术语而是过于含糊的口语化语言,一些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漏了反应条件或符号格式不规范,实验现象描述或反应原理解释的表述不全面或做不到紧扣要点,简单的计算公式或结果也容易存在错误。

建议中学化学教学要加强对化学基本原理、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基础知识,以及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应重视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而不应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同时,强化学生认真、细致、全面的思维与规范作答习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及思维品质。

(化学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俞英教授)

理科综合 生物科

广东省使用的2019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在内容上涵盖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及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五个模块的主要知识,其考查形式和设问方式更加的灵活而多样化,反映了对考生掌握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重视,同时,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均有所要求。试题从题干、设问甚至参考答案,其设计和表述都相当精准。充分彰显了科学性是高考命题的第一要素的原则。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注重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第5题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自然界和人之间“天人合一”的观点,即自然和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渗透进去,强调人类要在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各科试题特点及答卷情况是怎样的相关 文章 :

1. 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2. 高考历史: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简释题的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

3.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分析范文

4. 小学语文五大题型考试答题方法附练习测试卷与答案

5. 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特点及复习方法

6.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7. 2019高考志愿填报是另一场考试?高考阅卷现场作文和数学最难大题...

8. 高中政治主观试题答题模板

9. 2020年高考理综答题技巧大全

10. 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技巧

辽宁高考数学试卷试题难不难,附试卷分析和解答

一、2022年辽宁高考数学试卷试题难不难

2022年辽宁高考数学试卷难度或加大,2022高考难度趋势曝光数学篇中国考试公布的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总体的目标,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题型特点,一是举例问题灵活开放,考察考生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二是结构不良问题适度开放,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引导中学数学在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的教学中重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三是存在问题有序开放,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题能力,再体现开放性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二、辽宁高考数学答题注意事项和指南

一、答题和时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高考数学要想考好,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在此基础上辅以一些做题方法和考试技巧。往年考试中总有许多考生抱怨考试时间不够用,导致自己会做的题最后没时间做,觉得很“亏”。

高考考的是个人能力,要求考生不但会做题还要准确快速地解答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能取得较高的分数。因此,对于大部分高考生来说,养成快速而准确的解题习惯并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三、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四、“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五、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