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们不要忽视,高考后,孩子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2.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们常见的心理现象

3.高考后的心理压力

家长们不要忽视,高考后,孩子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高考成绩出来前焦虑怎么办-高考考后焦虑成绩

家长们不要忽视,高考后,孩子会出现哪些问题呢?1、考后焦虑症

以往,大家的重点都放在了靠前焦虑上,因为考生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但实际上,在考试结束之后,有部分考生还出现了考后焦虑症。特别是考试发挥不当、发挥失常的学生。

在高考结束、等待成绩之前的一段时间,考生的心理是非常煎熬的。如果原本心理素质就不高,很可能会做出相对极端的行为。因此,父母需要多关心和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相关的沟通和引导。

2、昼夜颠倒

考生在考试之前,受到压力和复习的影响,往往睡得都比较晚,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在考试结束之后,虽然精神得到了放松,但是过度放松的结果,往往是作息时间紊乱,甚至是出现了昼夜颠倒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机能下降、精神和心理状态改变等多个问题。因此,在高考结束之后,考生需要调节自己的睡眠和生活习惯,为新的人生旅程做好准备。

3、暴饮暴食

很多同学在考试结束之后,都会聚餐庆祝,家长也会为考生准备丰盛的食物。但是,适当放松虽然对身心健康有益处,可暴饮暴食、一次性摄入大量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却对健康没有任何益处,它往往会增加消化系统的吸收负担。

在严重情况下,甚至是会导致胃病、急性胰腺炎等问题出现。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保持细嚼慢咽、6-7分饱的饮食状态,都是最健康的选择。

4、心理疾病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考后焦虑症之外,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其他的心理变化。寒窗苦读十二载,谁都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可往往人们最怕的就是考试发挥失常、不尽如人意,有部分考生甚至是会患上忧郁症。所以,父母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后,即便不如意,也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开导和支持。

愿每一位考生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着战士刀剑入鞘的骄傲。但是,这里也要强调一点,高考虽然是人生跳板,但人生却并不是一考定终身的。

所以,考生没有必要给自己过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拼尽全力、对得起自己奋斗的十二年,无论结果如何,这就已经足够了。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们常见的心理现象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们常见的心理现象

 考生心理危机发生率考后多于考前,而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们常见的心理现象又有哪些呢?

 焦虑自责型

 常见于:平时学习较为不错,高考成绩未能发挥出应有水平。

 表现: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纠结于考试过程中的一点点失误,对自我产生怀疑。

 分析:这类情绪常见于平时学习较为不错的考生。这类考生由于平时成绩较为突出,成长过程较为顺利,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担负着更高的外界期望,因此,自尊心较强,自我要求也比较高。一旦高考成绩未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他们就会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沉陷于强烈的羞愧自责情绪中无法自拔,甚至由于这种强烈的自我挫败感而对自我产生怀疑,对未来失去信心。

 建议:对于这类孩子而言,由于成长过程较为顺利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难以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点点逆境或挫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体验一下痛苦感和挫折感,释放出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情感支撑,让孩子意识到顺境和逆境是生活的常态,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面对困难的免疫力,使孩子为以后的独立生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待孩子情绪略为平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理性的探讨,理性的认识高考及大学的真正意义,使孩子明白一次的输赢并不能决定未来,从而重新树立未来的人生目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看清自己在挫折面前的反应,认清自己的真正问题。

 悲观绝望型

 常见于:较为内向、敏感悲观,心事较重,喜欢把情绪憋在心里,不喜与人沟通,把高考看成唯一的希望

 表现:出现长期的嗜睡、失眠、情绪失控、沉默冷淡、性情突变等行为,这类孩子对高考后的未来人生感到绝望,有可能出现极端行为,甚至选择伤害自己甚至结束生命。

 分析: 这类情况较为极端,常见于较为内向、悲观的孩子,家长应及时留心孩子发出的的?异常信号?。考后许多孩子喜欢睡懒觉来放松,但如果考试成绩出来一段时间后,孩子仍旧会出现嗜睡或失眠等行为,情绪处于持续的低迷状态,或者沉默冷淡,对什么都失去兴趣,或者性情突变,脾气暴躁,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和人见面、交流,这个时候家长要考虑孩子陷入抑郁情绪的可能。

 建议:对于悲观绝望型心理,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和安慰,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陪伴,试着带孩子出去旅行散心,鼓励他们打开自己的.心门,学会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提供最大的精神支撑,重新树立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试着帮助孩子分析认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鼓励孩子去培养和发展他的优点、特长,为以后做好准备。在鼓励开导无效的情况下,家长要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以免情况恶化。

 空虚迷茫型

 常见于:较为常见,性格较为听话被动,没有什么兴趣爱好

 表现:或是极度的亢奋放纵,或是感到做什么都是无聊没劲,生活只剩下黑白颠倒的上网睡觉疯玩。

 分析:这类情绪比较多见,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孩子们长期单一的围着考试的指挥棒打转,逐渐失去对自己目标兴趣的探索,从而导致他们在考试成绩公布后,感觉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完成,生活一下子被抽空了,出现了极度压抑后的极度放空状态,感到对未来失去了方向和目标,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不知道未来应该选择什么。

 建议:如果初高中生活更多的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考验,那么上大学对于他们来说,是各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验。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他们都是第一次长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要经历集体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验。这时候,在适当的鼓励孩子放松之外,家长一方面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避免孩子染上各种不良嗜好。另一方面,家长应和孩子一起理性的了解和分析各种专业选择和发展方向,引导孩子自我思考和澄清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目标,重新树立生活的目标感和意义感,为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

高考后的心理压力

高考后的心理压力

 觉得高考后就一切万事大吉?身为家长的你是否有注意到孩子们在高考后的心理压力呢?

 高考后心理压力的来源

 高考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主观压力和客观压力。

 主观压力主要包括:

 1、是来自自身的暗示压力。

 比如对自己的要求高了,在复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

 2、是和同学进行成绩比较产生的压力。

 很多学生过于关注考试成绩,以成绩来定位自己,因此每一次考试后,都希望自己能考好,但又害怕面对,害怕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在交流中产生一种压抑心理。

 3、成绩本身的压力,过分关注成绩分数排名状况。

 4、就是作息时间造成的压力,这样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学习效率不高,继而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复习。这样反复疲劳,神经和身体都处于高压状态,考生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客观压力一方面是来自父母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比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的?嘘寒问暖?,给孩子定学习目标给他一些期望,或者说些有关?要好好学习?的话。另一方面,是来自老师的压力。现在很多学校都追求升学率的百分比,因此,许多老师出于对学生负责、关心等愿望,有时会对一些学生说?你还不够用功,你的潜能还没发挥出来,你会做得更好?等鼓励话语。但其实这些话在无形中就是在给学生加压,使学生为挖掘潜能而身心疲惫。然而,在高考最后阶段,考生需认识到,一个班级总要有人第一有人倒一的,这是分数排队,现在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此外,还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现在,社会过分关注高考,?以高考论英雄?考上了就是成功考不上就是失败?的社会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带来了压力。

 在这两大方面的压力下,考生们很多时候都选择不辜负父母、老师等关心自己的人,而更加努力用功于学习冲刺中。经常挑灯夜读攻克试卷练习、背诵书本,强打疲劳战。这就会使考生为了?渴望而又达不到?的成绩更加焦虑,?为考试而焦虑,为焦虑而焦虑,重复的焦虑?,?求不得又罢不能?慢慢自我压抑,心理暗示自己要挺住,其实这种无意识的压力有时会压力躯体化,最后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发挥。

 高考后心理问题的症状

 每个高三学生在考前都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他们全力以赴向着自己梦想的高等学府日夜挺进。希望、恐惧、焦虑、担心、压抑是他们这个阶段的主旋律。考生多数是担心成绩不好,对不起家长、老师,而产生内疚心理,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

 经过让家长、老师、学生倍感煎熬的等待,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分数终于出来了,有的如愿以偿,有的尚合人意,有的令人失望。考生主要出现两大类考后心理。

 1、高考过后的?过激补偿心理?

 每年一次的高考之战偃旗息鼓、鸣锣收金之后,几乎所有考生都有一种心身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自由?。从心理学角度看,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们,身心负荷没有完全放下,还没有走出?应激状态?之中,一些考生犹如困在笼中的小鸟,那种十几年终见天日,仰天大笑,蒙头大睡有之;大功告成,一醉方休者有之;不管不顾地邀同学吃饭,深游拼杀,图书恶补,失度的玩乐使这种从长期压力到蓦然松弛的巨大心理反差,引发多种问题发生。家长和考生一定要警惕这种过激补偿心理,注重精神调节,变?消极休息?为?积极休息?。

 2、高考后的?焦虑、受挫心理?

 高考虽已结束,但对考试不理想的考生来说,并没有放下紧绷的心弦。有的考生发挥失常,估分不够理想,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悲观泄气等等。接下来的填报志愿也让考生们郁闷不已,这种失衡心理如果在较短时间平复还好,如果长期沉重就不利于身心健康了,还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

 高考发榜以后,一部分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将面临许多压力,有可能陷入自怨自艾的状态,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出现?自闭症?现象,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敢见人。这些考生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很有可能由于长期心境低落引发抑郁症。

 对于考试发挥比较理想的考生,也不能完全放开,那样他们有可能陷入一种过度放松的状态,觉得高考总算结束了,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反而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于是天天上网、睡觉、甚至无节制的聚会喝酒,一些男生还会吸烟。网瘾、烟瘾,酒瘾乘虚而入,不利于大学的适应,甚至一些出色的考生经过一个暑反倒变得平常,甚至退步很大,难于适应高校新的学习生活。

 高考后心理辅导的`措施

 1、三类考生指导法

 高考结束到分数出来之前,很多考生会陷入焦急的等待,有三类考生可能会陷入心理危机。第一类是从考场出来就认为自己考的不好的考生,第二类是考完就对网上流传的各种答案,结果自信心受到打击的考试,第三类是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父母和老师期望的考生。

 高考分数出来之后,考生会面临考上了和没考上的两种境况,就算考上了还涉及到有没有被理想的学校录取的情况。考上了但是被调剂到自认为不理想学校的学生和考上了但是没有被调剂进入的学生,又是三类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的学生。

 一类考生(焦虑型心理):这类考生把高考看得很重、经常有挫败感,将高考与前途挂钩,认为高考失利就是未来前景黯淡。他们会反复回忆、寻找、品味本次高考中的不足,这种做法会放大痛苦的情绪体验,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带来较强烈的挫败感。与父母、亲戚或朋友交谈时,时常表现出不自信、懊悔的身体语言。

 对策:对于上述群体,建议家长、亲戚或朋友尽量避免在其面前问及诸如?考得怎么样?能考多少分?之类的话,避免其再次放大?高考很重要,问题很严重?的信号。主张通过亲子活动、携友游玩、学习技能、体验工作等等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以事情来?挤占?他们?胡思乱想?的时间和空间。

 二类考生(放纵型心理):这类考生把高考看得不很重要、心理比较茫然,他们由高考前的紧张忙碌的生活一下子进入无事可做的闲散状态,其心理的不适主要表现为或失落或放纵。

 对策:建议这类考生主动提升自我的独立意识和行为能力,从以前习惯于被安排、被管理的状态中接管自我,与家长、亲戚、朋友一起,借助网络、社会上的优秀,对高考成绩公布前的这段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并尝试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对考试成绩的估算做两份不同的生涯规划。家长亦要有意识地多观察孩子的举动,当孩子通过自身努力无法独立地接管自我、控制自我的时候,家长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尤其是长时间表现为放纵的孩子,家长更要及时地介入,防止他们养成不良习惯,甚至是步入歧途。

 三类考生(憧憬型心理):自我感觉良好、心理状态较好。

 对策:这类考生仍建议利用这段时间来走进社会、体味生活、制订自己的生涯规划,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打基础。

 建议家长、考生积极根据自身状态进行调节。某专家说:?一句话,考生要正确评价自己,愉快接纳自己并有节制地放松。无论对待任何事情,心态最重要,高考虽已结束,亦是新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