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手抄报内容:对联知识

谢冕高中语文_谢贞高考语文

嗯,鄙人平时比较关注嵇康,你可以以题目为《像嵇康那样生活》展开。(本文是鄙人零时作的,绝对白话,网上找不到,放心抄吧~~)

为何要像嵇康那样生活?因为我欣赏他高尔徐引的气质,他那种洒脱`、非凡的个性。嵇康不好为官,平时以打铁为乐。钟会曾想与嵇康结交,轻衣肥乘率众而往。嵇康再树荫下锻铁对其不加理睬,待其想离去,才道:“闻所闻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无奈:“闻所闻来,见所见而去。”嵇康甚至因为不想为官举家迁到很远。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同行’曾评价他,与之相处了二十年,从没见过他高兴或生气的样子。仿佛是超脱了世俗,清高无比。他活得自在,令人羡慕,不必在当时黑暗的官场委屈求存,那块无暇的美玉永远不会被玷污。只可惜因为自己的清高品性的罪过不少小人。钟会抓住他的把柄让司马昭杀了他。当时的学儒们纷纷为其求情,但更让司马昭有了杀其之意。嵇康死前弹奏《广陵散》感慨一番含恨而去。

我欣赏他对名利的不屑,学习他对圣人无名的理解。认为圣人无名落实到社会上的芸芸众生:自鸣得意如‘知效一官者’之流,他们自视其德,犹如檐下小雀不知高飞;又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自视其流,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累心太甚。

为社会价值观所累,不道遥(逍遥之意);为自己的价值观所累,不逍遥;列御寇虽超脱于社会,但未超脱于物,不逍遥。

故,像嵇康那样生活,我们应在压力中缓冲回来,应潇洒撇开思想束缚的杂念......

(如果嫌鄙人写的不好的话,可以去嵇康吧问山洋芋吧主。还有,谢安他鄙人实在不是很了解,对不起,在下实在无能为力)

谢安:

谢安,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80多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佳话。这就是淝水之战。运筹帷幄,夺取这场胜仗的指挥家便是东晋宰相谢安。说到谢安,不得不说绵延了近三百年的显赫世家--陈郡谢氏家族。谢家上可追溯至谢安的祖父谢衡,他曾是东汉时的大儒,下则延续到谢安的九世孙谢贞,作为谢氏最后一位在史籍留下传记的子孙,在谢贞死去后的四年,已腐朽的陈王朝也终于在“玉树后庭花”的吟歌中走向终结。三百年风流云散,到了盛唐,这个家族就已被赋予了一番华贵的忧伤,为人们追忆并叹惋。乌衣巷也已然是夕阳野草,目不暇接地化作了前朝往事。

谢安无疑是这三百年华彩中,至为绚亮的一笔。这一个人生历程,标记着一个家族终于不可阻挡地攀上极顶,放散出流盖当世的辉煌,这力量与东晋王朝的命运相契合,标记着一个王朝半世纪的续延,于是就托起了一个安然的,平稳的世道,为后人所记挂。同时,也标记着那种在史上绝无其二的制度行将终结,标记着“贵族”这个名词,再不会真正在我们的历史中出现……

谢安诗三首

兰亭诗二首其一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

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

逈霄垂雾。凝泉散流。

兰亭诗二首其二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与王胡之诗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素雪珠丽。洁不崇朝。

膏以郎煎。兰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

外不寄傲。内润琼瑶。如彼潜鸿。拂羽雪霄。

内润伊何。亹亹仁通。拂羽伊何。高栖梧桐。

颉颃应木。婉转蛇龙。我虽异迹。及尔齐踪。

思乐神崖。悟言机峰。绣云绮构。丹霞增辉。

蒙汜仰映。扶桑散蕤。吾贤领隽。迈俗凤飞。

含章秀起。坦步远遗。余与仁友。不涂不笱。

默匪岩穴。语无滞事。栎不辞社。周不骇吏。

纷动嚣翳。领之在识。会感者圆。妙得者意。

我鉴其同。物睹其异。往化转落。运萃勾芒。

仁风虚降。与时抑扬。兰栖湛露。竹带素霜。

蕊点朱的。熏流清芳。触地儛雩。遇流濠梁。

投纶同咏。褰褐俱翔。朝乐朗日。啸歌丘林。

语文手抄报内容:对联知识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有关的知识很是纷繁复杂,为你奉上,请参考:

关于对联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2016-02-17 编辑:梦莹 手机版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所有,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中创造、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文化样式;它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风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国这块土地滋养出的、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花朵。

对联的特点与格式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