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材有什么样的特点?

2.三新高考是哪三新

3.新教材版是不是新高考版

4.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高考,新课程,新课标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学校教育改革怎么办?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学校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体系。

要深刻领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是德育为先,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纲”,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二是能力为重,以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为“场”,使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中,体会和感悟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三是科学适宜,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度”,教学内容的容量、难度、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要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学校要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加强走班教学班级管理和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

学校要在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和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创造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当前要深刻领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四个创新点: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必须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理念、结构、内容与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更好地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在课堂、落实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上。

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新课程及新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深入研讨“三新”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高一年级可以针对“三新”的全新形势,重点解读新政策,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教法,探索新课堂。结合各学科特点把握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三类课程,从起步阶段为新高考保驾护航;高二年级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新教材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高考综合改革的务实实施,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奠定坚实基础;高三年级以“备战高考、决战高考”为核心,以新理念、新思路为指导,以新举措将集体智慧汇聚于复习备考的实践当中,致力于夺取新高考的全面胜利。

今年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材有什么样的特点?

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区别在于学习科目不同,算分方式不同,考试试卷不同。

1、学习科目不同。新教材采用的是文理科分班,新高考则采取学生自主选科的模式,在3+3模式下,学生有高达35种学科组合,学习科目有很大区别。

2、算分方式不同。新高考推行赋分制,相较于传统总分值,赋分制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排名情况,会按照每科目的学生排名来进行赋分。这与传统算法有很大区别。

3、考试试卷不同。新高考模式下,会使用新高考试卷,且语数外三门是统一的,这与传统高考文理科的试卷不同有些区别。

三新高考是哪三新

今年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材有什么样的特点?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2月15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明,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关键围绕“巩固提高、深化贯彻落实、自主创新突破”三个层面进行,主要包括关键贯彻落实《“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在其中,在谈起贯彻落实《行动计划》时,吕玉刚表明,将具体指导各省市制定实施计划方案,实施县中规范化建设工程当涂县中代管帮扶工程;认真落实普通高中所在地招收和“公民同招”现行政策,进一步标准普通高中招收纪律;全方位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化有独特发展趋势。

澎湃新闻网注意到,在上年12月公布的《行动计划》中提及,要深化教育改革,积极主动搭建德智体美全方位塑造的教育体系,完善以德育人贯彻落实体制,提高县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水准,全面的发展德育教育。

除此之外,在提高县中老师基本能力层面,《行动计划》提及,要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创新重点项目及其新方式新技术应用作为学习培训主要内容,重视加强政策措施和案例教学法,大力实施出色教学成果应用推广方案,不断提升校领导办校治学工作能力和老师教育科研水准。地区各个教科研单位要配全普通高中各科职业教研员,积极深层次县中学校,有目的性地加强对县中教育科研工作中的研究分析与具体指导,为推动县中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教育改革给予强有力支撑点与服务项目。

澎湃新闻网注意到,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及,教育部机构修订并施行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现阶段已经机构撰写修定普通高中各科教材内容(以下简称新教材)。

以上实施意见提及,从2019年秋天学年起,全国各省(区、市)分阶段实施新课程、应用新教材。从总体上,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创新示范点省区,可以于2019年秋天学年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应用新教材。2018年运行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创新的省区,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天学年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应用新教材。2019年运行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创新的省区,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天学年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应用新教材。2020年运行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创新的省区,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天学年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应用新教材。

以上实施意见确立,2022年秋天新学期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运行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有关工作中推动制度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核心理念、内容和规定贯彻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科研各个阶段。

新教材版是不是新高考版

高考改革“三新″指的是高考新变化、课程新变化和教材新变化。

高考新变化即不再分文理科,采取3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考生自选3门)。

课程新变化即课程设置变化,外语语种增加;课程类别变化,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成为高考考查范围。教材新变化即教材体例编排、选文内容、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等方面,都与之前教材发生很大变化。

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新课标是新高考。

高考新课标和普通高考的不同:

根据新高考方案,第一类对应院校为第一批录取院校或专业,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第二类对应第二、三批录取院校,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第三类对应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

考生在报考时必须在一、二、三类中选报,可只选一个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也可以三类均兼报。考生只能参加已报考类别的录取。

2022年高考即将结束,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权威解读——

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石家庄二中开展“校长带我参观专家”活动,创新终身计划教育形式。

资料片石家庄二中供图

8月18日,河北省2022年高招录取正式结束。

今年全省高考报名75.32万人,比去年增加11.93万人,创历史新高。

除前期通过高职单招的考生外,共有52.73万人参加了高考统一考试。

作为全国第三次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新高考落地河北已经两年了。 学生,学校感受到了什么新的变化? 明年,河北省将首次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高考,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围绕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教务老师进行了采访。

新高考变更——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

拍证照、办银行卡……这几天,衡水武邑中学毕业生张嘉荣忙着准备自己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以3分的高考成绩,他被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考试班录取。

“报名的时候我填的是理工科专业,共有80多个,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考试班是我填的第40多个志愿。

”张嘉荣说。

新高考招生实行平行志愿填报,采用“专科(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普通类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据省教育考试院统计,今年本科录取工作集中填报志愿阶段,平均考生报名79人,近一半考生达到96人。

投票时,超过八成的考生在最初的50名志愿者中进行了投票。

“‘专业’学校”的模式更体现了以考生为中心的理念,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理想自由选择志愿,避免了原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填报模式,可能被分配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省教育考试院高招部主任郭文明表示,将各类考生细分为专业,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尊重。

“从近两年的实际招聘结果来看,新的招聘模式效果不错,提高了考生的满意度。

面对96个志愿选择,很多学生、家长看起来有点措手不及。

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开发了“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参考系统”,提供高考计划查询、专业选择测试、志愿推荐等服务,对考生免费开放。

“系统可以根据考生分数、选课以及考生对城市、学校、专业的个人意向等信息,综合考虑考生排名、招生计划、成绩分布等年度变化因素,为考生自动筛选适合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供考生参考

省教育考试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宋俊山介绍,今年,该系统仅本科批次就有31万多人注册使用,专业选课测试使用次数达到52.6万次。

变更志愿方式只是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方面。

新高考最直观的变化还是体现在“312”的选拔方式上。

“3”是统一考试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考试; “一”是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修一门; 2 .为了选修课,考生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课程中选修2门。

“‘312’模式强调物理、历史两门课程在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了国家人才选拔的目标导向,一方面强调考生的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选择面变大了。

”郭文明说。

另外,在命题和评分方式上,新高考也与以往有差距。

从命题上看,三门统考课为全国统考,其他选修课为我省自主命题。

计算成绩时,统一科目和优先科目计算原成绩,选择科目分级计入总成绩。

对考生来说,“赋分”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表示,在新高考带来的诸多变化中,等级得分是最难适应的。

“等级得分保证了选择不同重选科目的考生之间成绩的公平性。

宋俊山解释说,4门重选科目因试题难度不同和考生群体不同,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例如,考生甲评选思想政治,考生乙评选化学,两人都得了80分,但考生甲排在所有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简单地把他们各科的成绩加起来计入考生的总成绩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变换得到等级分,变换后考生的选课成绩排列顺序不会改变。

宋俊山表示,从保障教育考试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提高分数线水平,同时保证分数线比较科学,“学生在选课时,可以避免出于投机目的选择所谓的简单科目。

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其所长; 在专业单位进行志愿者志愿,并记录下其希望。

新高考的各种实践探索,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新课堂的变化——从重视知识理论向重视实践转变,从重视教育向重视学习、重视思考、重视行动转变

新的高考带来了新的课程。

这几年,高中的日常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新高考出现了12种课目搭配,出现了选课制、分层教学的模式。

学生们原本在固定教室学习,纳入固定班级管理,现在可能需要在行政班级和不同教育班级之间进行分班。

这种变化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学校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务老师采访发现,经过初步实践探索,我省高校能够很快适应选修课分级形式上的变化,合理设置课程,有序组织教学。

但对于新高考对教学内容的变化,学校、教师们给予肯定,并不断探索。

利用暑假的时间,魏县一中地理教师蒋晓静正在抓紧准备新学期。

“两年的新高考,命题方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题目更新了,我们的日常教育也要改变。

蒋晓静举例说:“比如说‘土壤的形成过程’,只是让学生背诵知识点,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我打算找出外出旅行时拍摄的景点照片,和实际体验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

新高考适度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试题比重,适度改变传统出题方式,创新出题角度和形式,给蒋晓静等一线教师留下深刻印象。

“有老师的总结。 这次的高考是“非状况性命题”。

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命题部主任付玉旺表示,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在考试内容上创新试题情况,增强试题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选择命题素材时,注重结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实践,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如地理科目、2023年“大沙漠天池研学旅行”试题,通过兴趣小组考察阿拉善大沙漠天池创办的生活实践情况,要求考生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2022年“太行山科学考察”试题,让考生关注真实自然环境中的水文、地形等因素,向考生传授安全研究学、资源保护、科学精神等。

“两组问题都是基于实际实践场景,能够实现对学生理解与辨别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全面考察,引导学生提高学科素养。

付玉旺介绍,通过近两年的阅卷实践,考生模板化、套路答题方式显著减少,答题时的思维逻辑性得到加强。

高考命题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指挥棒”的引导作用。

新高考两年来,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考研模式正在逐步转变。

“老师们写备课教案,以罗列知识点和写具体题目的解题过程为主,而目前进行教学设计,重点是创设学习环境,围绕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方面综合培养学生。

衡水武邑中学教务处主任曹月峰表示,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后,该校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从教学设计到课程模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为配合高考综合改革,我省同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课程改革,从2020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使用新教材,实行新课程。

今年是隆化中文教师刘芳工作的第六年。

“我带着两次学生去过。 一次是旧教材的旧高考,一次是旧教材的新高考,下学期又要面对新教材的新高考。

这几年,我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刘芳说。

“老师上了‘很多课’,老师一个人可以说45分钟多,但现在老师可能只说20分钟。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受新高考的影响,刘芳在课堂上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 新教材还表示,要更加强调实际情况下的大规模单元主题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教师需要相应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

新教材会给新的高考再次带来新的变化吗?

“高考综合改革强调育人功能,命题工作始终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付玉旺表示,省教育考试院将以命题为抓手,逐步引导教育本质回归,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从重视知识理论转向重视实践,从重视教育转向重视学问、重视思维、重视行动。

新方向的变化——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终身计划

临近9月,新的学年又要开始了。

石家庄二中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除了一般的基本信息外,还有特别“职业规划”的内容,学生需要填写自己的目标职业。

“高考综合改革强调的不仅仅是高三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全体学生对人生规划的引导,这是基础教育的新方向。

石家庄二中副校长宋泽亮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高考综合改革不仅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还包括生活指导和终身指导,非常有意义。

“以前的高考志愿,很多学生都被父母代替填补了。 有时候,即使学生被分配到陌生的专业被录取,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学什么。

现在,这种现象似乎会减少。 从选科的准备开始,要让他们思考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宋泽亮说。

自考综合改革启动,三期学生已实行选修课分级。

“刚开始赋予学生选课的权利,学生们感到很新鲜,但由于认识不足,目的性不强。

很多学生觉得历史比物理简单,专心致志地学习历史,学生们的选择也很分散。

2023年首次选修课,我校12种组合有学生入选,开设了所有12种组合的课程。

但具体来说,在一些学科素养差距较大的科目中,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相差太远,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辛苦,还会调整。

宋泽亮介绍,该校2022届学生选课时,编排方式有10种,2023年有9种。

石家庄二中的情况不是特例。

衡水武邑中学2023年选修了6种科目组合,物理、历史科目组合分别为3种,学生数接近1比1。

2022年将设置4种组合课程,物理和历史人数比例约为3比2。

因为学生选修课的倾向在变化,所以新生家长的疑问是不可避免的。 选修课到底应该怎么选,哪种选择方法最“有价值”?

石家庄二中毕业生赵丁辉也有过这样的纠葛。

“我在地理和化学之间迷路过。 很多人觉得地理比较容易学,但我根据目标专家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物化生”的组合。

赵丁灿从小就对飞机感兴趣,高二时参加了学校的“院士讲堂”活动,对南方科技大学院士对航天领域的讲解印象深刻。

“从那以后,我决定从事航天领域的工作。

“有明确的生涯规划,赵丁灿一直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希望今年高考能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信息系专业。

“我们现在不仅是班主任教师,也是学生的职业规划者。

学校要求我们把对学生的终身指导提高到育人的高度来重视。

赵丁辉班主任、石家庄二中教师翟欢介绍,学校不断创新终身规划教育,现已形成校园大学节、终身规划校本课程等系列特色品牌,引导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系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

“新高考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志向、兴趣和特长,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面对选修课、志愿填报等方面的新变化,还是要回归学生的兴趣特长、个人理想,并结合高校专业要求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

”郭文明建议。

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范国珍表示,高考综合改革是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 “改革在河北省平稳落地。 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培养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为出发点,构建更加公平公正、高素质人才的维护点

“河北日报教务老师总是在周围”

相关

高职一招,另一条成才之路

在高考综合改革中,以高职单招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和普通高考一起构成了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高职单招,即专科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与普通高考相对分离,在普通高考之前完成。

开展高职单招是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省高职单招录取人数每年上升——2018年9.4万人、2019年12.12万人、2020年15.31万人、2023年16.15万人。

目前,高职单招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招生计划比例高达高职专业总计划的70%。

今年,我省高职招生录取人数增加到17.33万人。

高考综合改革实施以来,我省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争取国家和京津等有关部门支持,扩大京津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2023年招生1691人,2022年招生2490人。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热”的背景下,高职一招,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又一条成才之路。

隆化一中毕业生张岩,2015年通过高职单招进入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结束三年的学习毕业后,张岩从事汽车销售,创业餐饮,目前进入承德一家国有企业在内勤岗位工作。

“高职的一技之长不仅让我记住了一技之长,也让我拥有了公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为我的就业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张岩说。

高职招生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的方向。

750分总分中,文化素质占300分,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各科150分; 职业技能占450分,考试可以通过专业基础考试、职业适应性考试、面试等方式进行。

入档录取,按普通高中学生和中等学校学生划分计划,分门别类录取。

“高职招生一方面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很多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选择。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张福仁表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任,为“人人成功、人人成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高职单招等‘教育高考’制度改革实践,对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文/河北日报教务老师总是在周围”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