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中状元,乞丐高考状元
1.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2.当年为了给农村父母争口气,高考900分的广东状元,他后来怎么样?
3.宁夏女状元家庭贫苦,高考总分688进入北大,后来怎样?
4.安徽岳西“高考第一”却神秘失踪的理科状元,后续怎么样了?
5.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
高考满分状元750是何碧玉。
高考满分状元名为何碧玉,何碧玉是1985年在河南新乡村出生的一个女孩子。当年何碧玉参加高考的时候,仅仅14岁,何碧玉其实就是人们口中的神童。
1996年时,仅有十岁半的何碧玉成功地考入了河南省的一个超常实验班。这个超常实验班其实就是专门为这些神童而准备的,他们的年龄大概都只有十岁左右。
并且他们这个班级,打算用四年的时间就学习完小学六年级,和初中、高中七年级的所有课程。而何碧玉就是在这样的班级里面学习着,最终在14岁的时候参加了当年的全国高考。
大家对这个女孩的学习能力都充分认可了,不过她的高考成绩还是让人惊叹。何碧玉竟然以满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满分的成绩,这是多么令人吃惊的事情。
因为当时高考恢复的时间也没有特别长,一直以来都很少出现会有满分的现状,而这个满分却出现在一个14岁少女的身上,让众多的人都感到非常的神奇。何碧玉后来去了清华大学,学习生物科学专业,也造就了河南省高考历史的神话。
接下来何碧玉也在学习的生涯里面越走越深,越走越优秀。何碧玉在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就选择去了美国的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零九年的时候,何碧玉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博士,后来还成功地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进行工作。
何碧玉现状
2016年的时候,何碧玉就加入了美国纽约大学的医学院,她在医学院的神经学系里面担任一名助理教授。这样的成功让何碧玉不仅仅在国内出了名,还在国外也出了名。
如今的何碧玉不仅拥有了非常聪慧的知识储备,还拥有了非常优越的工作条件。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神童的何碧玉,也是很有能力担任起''最牛高考状元''的称号,也应当有这样的能力胜任一名教授的职位。
以上内容参考:何碧玉(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 百度百科
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的重要制度,在我国 历史 上沿袭了一千二百多年的时间。 虽然如今科举制度早已经被废除,但是这一制度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现今的高考之中,还有金榜题名的说法,而各个省的第一名也被称为“状元”,这些学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状元一词就来自于古代科举,为历次科举殿试中第一名的获得者。在中国 历史 上,出现过数以百万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然而状元郎却是十分稀有的存在。在1283年时间跨度内的科举时代,一共产生了592名文状元,而除此之外,还有185名武状元,共计777人。 可以看出状元郎是多么的“稀有”,而武状元,则更加的难得。
对于武状元,想必大家也都十分的熟悉,关于这类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例如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武举制度兴起于武则天在时期,废除于清朝末年。如今,虽然已经没有了科举状元,但是很多地区都还存有“状元府”。一般来说,这些状元府都已经成为了各个地区的景点 。然而在河南的一处深山中的一座状元府中,却住着一位老乞丐,他不仅拒绝人们的救助,还声称要坚守祖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河南巩义市河洛镇官殿村明月坡的深山之中,有一座状元府,然而与其说是状元府,不如说是破败不堪的窑洞。而根据资料考证,这里正是清道光年间武状元牛凤山的府邸。 牛凤山出生在1806年,家境贫寒,自幼跟着叔叔学习武术。 而事实证明,牛凤山确实在武术方面拥有着非凡的天赋。
27岁那年,学得大成的牛凤山进京赶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牛凤山在武举考试中发挥出色,成为了道光皇帝钦点的武状元。官授头等侍卫,赐进士及第,又封武功将军。之后,牛凤山更是当上了总兵,被授予四世一品的封赠。 在 后来,牛凤山因病还乡,虽然贵为状元,牛凤山却依然对街坊邻居都谦逊有礼,还时常帮助贫民解决困苦。因此,当地的百姓都很爱戴他。
牛凤山功成名就,他的后人也取得了非凡成就,大儿子牛瑄殿试二甲第一,任翰林院编修,也同样的受人爱戴,而牛家自牛凤山起,也兴盛了起来,成为了当地的大家族。 然而随着 社会 的不断发展,清朝政府的逐渐衰败,很多的家族也逐渐地没落,牛家也是其中之一。 曾经风光无限的状元府,如今成为了断壁残垣,残破不堪。但是这破窑洞之中,却依然住着牛家的后人, 他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老乞丐。
这位老乞丐名叫牛师静,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老人是村中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一年四季都穿着自己缝制的衣裳,带着一顶帽子。 虽说已经七十岁,但是老人却还是一个人,没有老伴,也没有后人,只有一个人在祖宅内生活着。
在多年以前,老人也有几个亲人,和他一起住在状元府内,然而之后他们都相继去世,就只剩下了牛师静一人。为了解决生活,他甚至会走上几十里路向人讨口饭吃。对于这样一位生活不便,孤苦伶仃的老人, 社会 上的许多人士都给予了帮助,然而老人都一一拒绝。因为牛师静认为,他自己根本用不到钱,只有能够讨口饭吃就行,还让人们将这些钱捐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由于位置偏僻,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的住户都搬离了村子,然而牛师静却依然坚守在祖宅中,过着没水没电的生活。 或许在老人心中,虽然眼前早已是荒凉之景,但却依然有着一方天地,需要他去守卫。
当年为了给农村父母争口气,高考900分的广东状元,他后来怎么样?
“一转眼,我离开高明已经15年了,在这15年里,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说,我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谭志佳是2003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高明市首位高考状元。当年,谭志佳以900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又进入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硕博连读学位。
由于表现出色,博士毕业后,他留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做研究员,现在从事骨骼畸形遗传物理研究工作。他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向世人发表理论研究成果。
如今事业有成的谭志佳已经在香港娶妻生子,他很感激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不断给予他帮助的好心人。
于是,他自愿为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还加入高明政协,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谭志佳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典范。
寒门出贵子,高明首位省高考状元
2003年6月27日,是谭志佳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他凯特不安地通过电话查询高考分数,得知自己成为了高考总分省状元。
一时之间,激动、欣慰之情涌上心头,百感交集。谭志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农民,靠养鱼为生,收入十分有限,对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实在是力不从心。
父母一直对谭志佳熏熏善导,告诉他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改变现状。谭志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牢牢记住父母的话,高中三年,坚持不懈,努力读书。为了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谭志佳平时住校,连节假日学校放假,他也基本上很少回家。
平时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自习下课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简直是如痴如醉。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遥遥领先。
他的努力终于引起学校老师的关注,他们看到一个身处贫困,仍是咬牙拼搏的少年,内心充满感动,于是,学校安排教师帮助他辅导功课,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谭志佳却犯难了,在他的心里,当然渴望能够上北大清华之类的一流大学。可是他父母却愁苦交加,他们担心谭志佳报那么好的大学,万一考失利了怎么办?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他复读了。还不如报一个差一点的大学稍微稳妥一点。
谭志佳不愿意看着父母难过,他顺从父母的意思,填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老师得知后,大为惊讶,他们觉得以谭志佳如此出色的成绩,考个北京大学根本不成问题,怎么能够填报一个普通大学了事,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途吗?
老师找到谭志佳,询问他的事情,谭志佳只好把父母的忧虑全盘托出,老师听完后感慨万千。为了打消谭志佳父母的顾虑,学校马上联系到两位资助人,承诺他们会包揽谭志佳以后的一切学费。
在学校的努力之下,两周后,谭志佳如愿以偿在高考志愿上填报北京大学。从此,他敲开了命运之神的大门,通向锦绣前程。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起点,却可以改变生命的终点。
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的谭志佳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作为全国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甚至比起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
谭志佳早已经习惯这样的求学生活,他把自己的学业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北大的四年里,他的求学履历照样光彩照人,各门学科成绩在高手如云的北大都是名列前茅。
出生微寒的他明白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增加父母的负担。于是,他在大学里继续刻苦读书,年年获得奖学金。一有机会,他就到外面打工,做家教、发宣传小广告,赚点小收入。积少成多,再加上他本身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这并不多的小钱也能支撑他度过最美好的大学生涯。
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谭志佳原本有机会到德国去留学,可是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很有孝心的谭志佳选择了去香港大学继续深造。
谭志佳说:“人一定要有志在千里的鸿鹄之志,要有远大的理想。”正是身怀着这样的理想,谭志佳每天早出晚归,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耗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候一天辛苦下来,什么数据也得不出来,不过对这些源源不断的挫折和失败,谭志佳早已习以为常,他把每次的失败都看成是通向胜利的阶梯。
因此,并不为困难所吓倒,当困难来袭,他镇定地观察、思考,搞清楚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正是凭着这种严谨的作风,谭志佳的研究进步很快,在香港逐渐站稳脚跟。在港大做研究,每个月都有一笔收入,这让一直囊中羞涩的他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从此可以不必为衣食发愁,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学术中去了。
不过谭志佳却舍不得用,他把一部分钱留给父母,一部分支助还在上学的弟弟,只留很少的一小部分给自己。
饮水思源,心系家乡父老
“我是土生土长的高明人,根在高明,对高明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感觉。”谈起自己的故乡高明,谭志佳充满深情。
谭志佳在高考结束之后,经媒体报道,他的感人事迹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很多人钦佩谭志佳勇于跟命运抗争的精神,纷纷向他伸出援手。
还有一位好心人跟谭志佳保持长达多年的联系,从他上大学一直到他完成博士后学业在香港大学工作,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他,更是在精神上鼓励他,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谭志佳指点迷津,充当了他的心灵导师,这些都给了谭志佳极大的温暖。
谭志佳在香港定居以后,他的生活逐渐踏上正轨,娶妻生子,安居乐业。饮水思源,他在贫困之际深受众人帮助,如今事业有成,一心想要回馈社会。
在香港的时候,他加入高明同乡会,真所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谭志佳见到那些在香港苦苦打拼的老乡,感到格外亲切。
应这帮老乡的请求,谭志佳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免费为老乡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一来可以减轻老乡们的经济压力,二来也可以解决老乡面临的下一代的教育难题。
他还加入高明政协,充当高明与香港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高明更好更快发展。
小结: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读书并不是“美味蛋糕”,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洒下无数汗水。
读书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人们长期坚持不懈。谭志佳在成功夺取“高考状元”的桂冠之后,并没有开始“享受人生”,他认为“状元”只代表自己高中的成绩,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未来。站在新的人生高度上,谭志佳继续孜孜不倦钻研学术,一路读到博士后。
如今的他从当年的贫寒学生蜕变成一位见识广、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谭志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谭志佳的事迹是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诠释。
宁夏女状元家庭贫苦,高考总分688进入北大,后来怎样?
高考似乎成为了一个能跳出自己原本圈子的一个重要的台阶。很多家里贫穷的人都可以凭借高考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古代,就有各种考试,这些考试能让许多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隋唐的科举制。如果你命中状元,那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从而因为这件事而去朝廷做官,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在那个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因为在古代,人与人的差距非常之大。只要是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如果参加考试,就会被包庇,导致真正寒窗苦读的人不能得到很好的成绩。
而在现代,高考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在大家高考的时候,还会有警察看守。如果发现有人作弊,便会被抓去坐牢。于是,高考便成为了所有人都期待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参加高考。下面,笔者我便要给大家讲一个特别励志的真实事件。17年前的广东状元高考900分考入北大,为农民父母争口气,他现状如何?
这个以900分考入北大的广东高考状元名叫谭志佳。谭志佳在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苦。甚至有时候家里的父母连谭志佳的学费都付不起。并且在家里面,吃的喝的都要思考半天,想想怎么样才能省下钱来生活。从小,谭志佳就知道自己家里很穷,不像其他家里那么富有。谭志佳的父母告诉他:“以后将来不管如何,遇到什么很艰难的事,都要咬牙挺过去。因为我们没有好的家境,在外面肯定会被人嘲笑,受到欺负。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努力。所以,你要想出人头地,过上好的生活,就努力读书,参加高考,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谭志佳的父母告诉他这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高考。于是,这句话在谭志佳的心里记了一辈子。
谭志佳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努力。他想走出这个村子 ,去城市读书。于是,谭志佳非常勤奋。他没日没夜的看书,为的就是争取一个去大城市读书的机会。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谭志佳迎来了他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就是中考。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次中考,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却是谭志佳唯一能去大城市的机会。他为了这次中考,准备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他考上了城市的高中。谭志佳心里很是开心。同时,谭志佳父母的心里也感到很骄傲。
可是,考上城市高中的谭志佳并没有放松学习,因为他认为这个学校有许多比他优秀的人。他要想考一个好的大学 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好。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不努力,别人不会停下来等你。所以,谭志佳变得更加努力,每天早上和睡觉前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下课的时候也从没看到他出去和朋友玩,聊天。在当时谭志佳的世界里,只有学习。他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他以满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谭志佳的家人很为他骄傲。当时,因为他满分的成绩被报道出来,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谭志佳上大学后,也没有变得贪玩。他更加努力,现在他的目标就是能赚很多钱养活他的家人。他一边读书,一边做家教赚钱。当时的他可以说是很自立了。那时候最好的机会就是出国留学。但谭志佳放弃了,他想能够照顾他的父母,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后来.,谭志佳又去了香港大学读书,每个月学校还会给他15000的奖金。拿到这些钱后,谭志佳留了一些给自己。剩下的留给父母和弟弟用。
学习能让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笔者我在这里忠诚的祝福大家早日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好啦!大家应该都听得还不过瘾吧!那就赶快在评论区给我笔者我留言吧!
安徽岳西“高考第一”却神秘失踪的理科状元,后续怎么样了?
每一个成功人士能够做出非凡成就,自然有一定道理,他们往往保持高度的自律状态,工作效率高。哪怕外界世界再怎么繁华,也很少能够影响到他们。 2019年宁夏文化状元铁星,就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她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用过手机。宁夏女状元家庭贫苦,大学前从没用过手机,高考总分688进入北大。
2001年,铁星出生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的马莲乡巴都沟村,一家有四口人。虽然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好,但铁星有一个开明好父亲,铁建宗对于的女儿教育问题一向非常重视。铁星是幸运的,那时候大部分人们对于女儿的教育都不上心。更有一种谬论,若是女孩上学太好,可能将来不好嫁人。
但铁建宗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知识能改变一个人命运,不分男女。就算将来女儿考不上大学,也要做一个有知识的农民,不能像自己一样。铁星上小学三年级时,被送到了县城上学,只为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父亲的态度影响了铁星,所以她一直认真努力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算在课外时间,也会汲取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铁星并没有成为书呆子,她就算找父母要钱,也是买各种古典书籍,并没有乱花钱。这么多年认真学习,如此丰富精神生活,没有被喧嚣外界环境所打扰,但老天爷还是给了铁星一些磨难。
2017年,铁星高二时,父亲在内蒙古出车祸,花完了一家人的积蓄,还欠下了外债。家里靠着母亲操持,哪怕家里条件如么糟糕,也没有考虑让女儿辍学。就算是借钱,也要让女儿学习,参加高考。铁星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所以哪怕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依然认真刻苦努力学习。宁夏女状元家庭贫苦,大学前从没用过手机,高考总分688进入北大
父亲也给铁星提供了一些建议,让她不能熬夜,事情必须在白天完成。这对于铁星来讲,就必须提高工作效率,跟时间赛跑。但这保证了她有充沛睡眠时间,使得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在高二暑假时,她偶然来到北京,并且还参观了北京大学。她爱上了这个地方,当时就下定决心想考上北京大学,来这里上学。
对于她来讲,想考上北京大学并非容易之事。为不受外界打扰,她连手机都没配备。哪怕父母主动提出要买部给她,她也直接一口拒绝。有时感觉这个小姑娘有些像“世外高人”,这个年代连微信都没有,对于00后小孩来讲是不是有些落伍。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高考,铁星考下688高分,获得宁夏文科状元称号。宁夏女状元家庭贫苦,大学前从没用过手机,高考总分688进入北大
北京大学向她邮出通知书,各种荣誉纷纷向她涌来。不过铁星依然保持初心,等到查询好成绩,确定自己被录取后才陪着父母出去旅游。父母想要给她买一个手机,铁星考虑再三,买了一部1000左右手机。现在铁星来到北京大学,每天走在校园小路上,在中国最高知识殿堂游玩。
很佩服铁星的父母,哪怕经济条件不好,也没有放弃对于女儿的教育。对于孩子管理得当,使得她保持好的学习习惯,让她受益无穷。这种教育方法对于很多父母想必都有启发。
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
身为高考状元,拥有大好前途却一朝失踪,在同学的目送下离开火车站后,再也没有出现,胡文生究竟去哪里了。
1、自幼天资聪颖,懂事孝顺成绩好胡文生如果还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现如今年纪大概都60岁了,他自小天资聪颖,学什么会什么,在班级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妈妈是老师,非常重视教育,所以胡文生的成绩学习一路顺畅,到了1984年,他以第1名的成绩考取了全县理科状元,开启了新的生活,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
家里世代读书,妈妈是老师,外公外婆也是老师,所以家里有好几个大学生,但最出名的还是胡文生,因为他的成绩最好,也是之中最懂事的那个,因为要养好几个孩子,又要供他们读书,所以家里的经济条件不算太宽裕,胡文生会在学校里勤工俭学来补贴家用,而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在大二的那一年,胡文生离奇失踪。
2、突改主意去旅游,而后再未出现当时正逢暑假,胡文生上一个假期就没有回去,父母都盼望着胡文生回来,但胡文生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告诉家里人自己要去旅游,然后再回家,父母尊重了他的意见,可整个假期胡文生都没有回去,等到大三上学期,全家人出动去学校找他,没想到他彻底没了音讯。
在当时那个年代,通信并不发达,胡文生告知家里自己要去旅游用的通知方式都是写信,再三周转,终于联系到了胡文生的同学,他表示在7月中旬送胡文生上车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现如今胡文生再也没有出现过,生死未卜,但只要人没找到,家里人始终还抱着一丝奇迹发生的希望。
很多人都认为胡文生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他当时突然间改变主意说自己要去旅游,很有可能是被别人骗去打工,至于打的是什么工就不太清楚了,那时候的监控也不像现在那么遍布,在外地如果没有一个可以联系的人,出什么事儿是很难独善其身的。
但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希望奇迹能够发生,看着胡文生家中的二老那期许的目光,实在是让人难过,两位老人现在已经年过八旬,每天都在责怪自己“要是当时劝他回家就好了”“要是当时在那里多留一会,也许就找到他了”,两位老人自诩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如果胡文生能够看到这个消息,希望他能够出现,也希望网友能够多关心这个新闻,多年不放弃的期许等待,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家里人的声声期许,让人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2003年的中科大少年班以其标志性人物宁铂的出家而宣告失败,早已说明单纯的注重培养神童的知识储备,不仅造不出杰出人才,甚至连“人”也很难培育出来。
尽管人们也知道“伤仲永”的道理,但是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依然跃跃欲试。
例如,10年前的泰安“小神童”的苏刘溢,7岁读完初中,还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希望英语大赛泰安赛区一等奖等,10岁以566分考入南科大,最终入学一年后退学,泯然众人。
苏刘溢
更有甚者,在3年前,同样是10岁的河南女孩张易文以352分,考上商丘工学院,如今毕业出来工作了,却还童心未泯,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米酱下面分享的状元故事,就值得每位家长和同学们学习了。
11年前,16岁黑龙江男孩王百洋,高考以716分摘得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物理系。
而他本身就是一位神童,3岁已经认识3000多个字,4岁便可单独完成阅读。但是父母并没有让他过早成长,而是让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正常学习。
当年黑龙江采用的高考试卷是九省通用的试卷,王百洋的高考成绩分别为:语文128分、数学149分、外语144分、综合295分,总分是716分,为九省理科第一,所以也被称之为九省高考状元。
那么,九省高考状元是如何炼成的?
王百洋出生于黑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自由职业者,母亲是一名护士。受父母的影响,王白洋从小就对文字很感兴趣,且一教就会,三岁认识了3000字,四岁时就已经能独立阅读了。
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喜欢阅读。父母知道他的这个爱好,从他四岁起,父亲经常带他到书店里看书。他尤其对科普方面的书和地图册很感兴趣,并对于一些历史故事书籍也情有独钟。而父亲每次到书店看到有他喜爱的书籍,也都会买回家,让他慢慢看。
怎样选择一套孩子喜欢的图书?米酱推荐一套儿童图书给家长,这是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编写的《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史》。
这是一套献给孩子关于世界历史的绘本书,把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到21世纪的全景世界史,用一个个有趣又有料的史实故事,呈现出来。而且书中数百个经典历史故事都是精心挑选的,叹为观止的全景图画有上百张,还有数十幅精妙绝伦的历史地图,让孩子看了爱不释手。点击下面链接可以购买
王百洋也正是因为阅读了许多儿童书籍,不仅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还显露出他超常的数学天赋。他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曾经两次跳级,小学只念了三年半,初中一年级没念。
他父母并不是有意让他跳级,当中也是有原因的。
王百洋本来是在哈市奋斗小学读小学的,但是到四年级时随父母到了大连,直接从4年级跳到了5年级。然而,他在大连才读了一年,又回到了哈尔滨。这时问题就来了,哈尔滨实行的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王百洋不得不直接上了初中。
父母知道孩子在学习上异于常人,但同时也知道拔苗助长的后果会导致孩子心智发育跟不上,最终泯然众人。所以在初中高中的6年时间里,他们教王百洋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正是因为如此,王百洋对高中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学习成绩排名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在2009年1月,就被保送上北大。而且,他在高考中以716分的高分摘得了九省理科状元,最终收到了北大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11年过去了,王百洋的现状如何?据了解,他在北大修完本科毕业后,选择到美国西北大学继续深造,并说希望将来学成归来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天才少年的培养教育,在如今看来,王百洋的父母的选择是对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当发现孩子天赋异禀时,还需要懂得珍惜,不让孩子过早地承受环境压力,让孩子自然成长,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对于王百洋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