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2016年高考用什么全国卷

2.2016年四川高考是四川卷还是全国卷

3.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4.高考文综选择一共多少分。

5.2015年高考历史山东

6.王昌龄的历史背景。标准答案

湖北省2016年高考用什么全国卷

2016高考历史3卷答案-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1、2016年湖北省高考将全部使用新课标一卷。

2、今年高考湖北省维持现状不变,依然用半自主命题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科由湖北省自主命题,文综(含政治、历史、地理3科)和理综(含物理、化学、生物3科)用全国卷。这一“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考试模式从2004年至今。“湖北省高考试卷2016年将发生较大变化。”语数外3科不再自主命题,而是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文综和理综依然用全国卷。

2016年四川高考是四川卷还是全国卷

2016年,四川语文及文综,用全国Ⅲ卷。

经教育部批准,四川省从2016年起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使用全国卷。

四川省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包括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将全部使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卷。

全国卷中外语科目考试含听力部分,2017年起,四川省高考将同步恢复外语听力考试。

扩展资料

2016年

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由于多数省份的加入,新课标全国卷开始分成Ⅰ卷、Ⅱ卷和Ⅲ卷。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英语及综合用全国Ⅰ卷;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语数英用全国Ⅱ卷;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语文及文综,用全国Ⅲ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一往往起到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那么,对于 高一历史 ,往往要怎样复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  )

 A.舜承尧位 B.禹建夏朝

 C.禹死启继 D.盘庚传弟

 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  )

 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

 4.鼎是中国礼仪 文化 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  )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

 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

 上图是陕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享受

 8.《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9.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这位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为有效?制?而取的 措施 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1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11.(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种帝国结构?包括(  )

 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 ③郡县制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1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4.唐朝时三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中央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体系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1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18.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了(  )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19.清代设军机处弊端多多,稍可称赞的是(  )

 A.军机大臣无法弄权 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裁决

 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提高 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负担

 20.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6分,23题18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图    图二 秦朝疆域图

 图三 西汉局部地方区域图

 请回答:

 (1)阅读图一,分封制对当时的周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图二表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有何深远影响?(6分)

 (3)阅读图二和图三,分析西汉和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异同。(4分)

 (4)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反复说明了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记事本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各是怎样做的?(8分)

 (2)综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8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等大臣说:?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材料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三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清?乾隆(1736~1796年)

 (1)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皇帝?是通过何种方式产生的?(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有何影响?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在职能上有何区别?(8分)

 (3)材料三中乾隆的言论反映出我国古代君臣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分)

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答案

 1.C 2.B 3.D

 4.C [鼎在西周时期是王权的一种象征,春秋时期诸侯墓中九个鼎的现象反映了周王室走向衰弱,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

 5.B

 6.C [本题考查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宗法制的重要特点,②、③、④都是嫡长子,因此一定能成为大宗。]

 7.B [礼乐制度是西周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周朝制定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

 8.C [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在全国范围确立。]

 9.A [秦朝以郡县制代替过去的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安定。]

 10.A [材料反映出秦朝废分封置郡县是?其所以为得也?,说明柳宗元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11.A [?这种帝国结构?指的是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而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唐时期,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12.D [秦朝郡尉是地方长官,与诸侯有明显的不同,没有封地,官位也不能世袭。]

 13.A [关键是理解柳宗元的这句话。结合史实,我们可知周朝亡于分封制;秦之灭亡,因暴政,而不在其所开创的郡县制。]

 14.B

 15.A [三省六部制并非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在宋初,三省六部制已有名无实。明太祖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排除④。]

 16.C 17.B 18.A 19.C 20.D

 21.(1)影响: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郡县制度。影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同:都实行郡县制。异:西汉时也实行分封制。

 (4)说明: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会有一个过程,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不会一帆风顺。

 22.(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皇权不稳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

 (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异: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废除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

 23.(1)强调功绩,神化皇权。皇帝产生方式:世袭。

 (2)工部。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政令的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

 (3)关系: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基本特征:君主专制。

看了?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 高一上历史复习资料

2. 2016年会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3. 2016年高考辽宁历史知识点

4. 初一上册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及答案

高考文综选择一共多少分。

高考文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文科综合简称“文综”。指的是在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三大科。即“3+X+综合”考试中的“综合”,“3”是指语数英,“X”是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分数比重与语数英三大科相当,由考生自己选择。若选择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其中一科则综合是“文科综合”。与其相对应的是“理科综合”。目前,新课标改革区普遍用“3+综合”的模式。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2015年高考历史山东

1.2015高考文综历史山东卷和全国卷有哪些不同

你是为了备战高考吗?如果是,可以不用研究山东卷了,因为从明年开始,山东文综使用全国卷考试,不用山东卷了。

说一下区别:选择题历史部分全国卷是12个,山东卷是11个。

全国卷选择题一般会有1~2个图标题,但不会太多,而且没有组合题,就是圈一圈二圈三圈四那样的,也没有否定式选择题,如不正确的是,不能说明,错误的是,这样的这四五年全国卷都没有出现过。

然后是大题,区别很大,山东这两年两道大题形式都比较新颖,但是考查的比较简单,很容易找到切入点。

全国卷40题一般都是两段材料,两个设问或者三个设问,综合性比较强。但41题,很难把握题型,这个题的题型每年都变,但均是开放性的试题,有时候不容易找准切入点,关于这个题,如果是为了备考,最好下载近四年的全国卷看一下这个题型,然后多做一下这个题型的题,熟悉一下41题的模式,因为每年都不一样,所以明年会是什么样的题型很难说,到时一定要静下心找好切入点。

最后是选做题,全国卷是四个选一个,山东卷是三选一。但是全国卷选做题的特点是选做内容不出教材上的,除了战争与和平这个和教材沾边,其他三个都不从教材上出题,所以一般老师会让学生选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因为这两个相对比较简单,可以联系必修内容和给的材料就能答题。当然战争这个也可以。当然四选一选择范围更大,选你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答就可以了。要说明的是选做题全国卷占15分,山东卷只占10分,所以分值高了5分,一定要更加重视。

2.2015历史选考

政治选修一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选修二 经济学常识选修三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四 科学思维常识选修五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六 公民道德与常识地理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二 海洋地理三 旅游地理四 城乡规划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六 环境保护历史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三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我们 选得地理是1,5,6 政治2,还有一个不知道学不学历史1,2,4 老师说 先修够学分再说全上完,有点不现实 没时间复习呢! 如果对你有帮助,劳驾点下五星纳,祝您愉快!记得纳哦~。

3.2015年山东夏季高考时间和科目有哪些

6月7日考语文和数学,8日考综合和外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各为150分,综合满分300分,各科累计总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综合由山东自行命题,外语使用全国卷。 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外语、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2(适用于理工方向)、外语、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语文、数学、外语试题满分各为150分;综合1和综合2试题满分各为300分;各科累计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语文、数学、综合1、综合2由山东省自行命题,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由教育部命题。

命题依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进行。 报考外语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外语口试。

外语口试工作由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口试内容与时间由各市自行确定。口试成绩须于7月3日前报送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4.2015年山东高考各科难度大吗

其实今年的高考题,比以往年份的题目都偏难,不要听什么新闻上的报道说今年的简单,记者访一般只是访一两个人并不代表全部,今年的语文题型已经面向全国卷来出,在这一方面已经是将一些山东考生打的措不及防,语文作文其实将最重要的地方删减,导致作文难度的上升,而今年的数学题目偏难,很多考生并没有答完题,这是不分文理的!而英语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综方面的话,地理和政治都是比较正规的,题目类型的设置十分的好,并没有特别难的题,但是历史,今年山东考生历史第二卷平均分是19分,历史的题型比较新颖,而且题目难度比较大。

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

5.2015山东高考本科共录取多少人

据悉,今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552824人。其中,春季高考录取67052人。本科录取253621人,本科录取率达到36.43%;专科录取299203人。本专科录取率为79.41%。

相比来看,今年山东本科录取率创4年来新低。

据分析,本科录取率下降与今年报考人数猛增有关。2015年,山东共有696198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43969人,增幅为6.7%,这是山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自2012年跌至“谷底”以来连续第三年上涨。然而,由于延续了十几年的高校扩招在饱受争议之后开始趋于平和等因素,导致录取率比去年略有下降。

根据数据计算,更受关注的夏季高考本科录取率为40.9%,也创下历史新低。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季高考人数比去年增加22541人,增幅为4%。虽然报名人数猛增,但今年夏季高考实际录取人数并未有大幅增加,仅比去年增加了721人,由此造成夏季高考录取率降低。

6.2015年山东高考各科难度大吗

其实今年的高考题,比以往年份的题目都偏难,不要听什么新闻上的报道说今年的简单,记者访一般只是访一两个人并不代表全部,今年的语文题型已经面向全国卷来出,在这一方面已经是将一些山东考生打的措不及防,语文作文其实将最重要的地方删减,导致作文难度的上升,而今年的数学题目偏难,很多考生并没有答完题,这是不分文理的!而英语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综方面的话,地理和政治都是比较正规的,题目类型的设置十分的好,并没有特别难的题,但是历史,今年山东考生历史第二卷平均分是19分,历史的题型比较新颖,而且题目难度比较大。

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

7.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怎样查询2016年高考成绩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和文化的创始人柳下惠、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姜太公在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第三,占中国GDP总量的1/9。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山东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2014年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APEC贸易部长会议,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

王昌龄的历史背景。标准答案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 文苑传》称其为江宁人,或为误会。殷璠《河岳英灵集》又称"太原王昌龄"。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被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但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闾丘晓因忌才而了王昌龄,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王昌龄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边塞诗流传千古。